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68751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23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诗词曲五首(课时1)十五从军征1作者简介。郭茂倩(10411099),北宋(朝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其先祖为太原曲阳人,高祖郭宁,因官始居郓州。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中最完备的一部。2背景探寻。汉朝时,北部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

2、从军老兵回家后不见亲人的悲苦经历。3主旨归纳。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故宅成了废墟,自己无家可归的情状,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盛唐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其代表作,著有岑嘉州诗集。2背景探寻。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任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众人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岑参写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

3、暗寓别情;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3主旨归纳。这首七言古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在语言方面,辛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语入词,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2背景探寻。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3知识链接豪放派豪放派为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该派词作题材广泛,尤喜选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其主要特点是:境界开阔、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代表人物有张孝祥、刘克庄等。4主旨归纳。作者通过称赞孙权

5、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著有指南录,作正气歌。有文山先生全集。2背景探寻。德祐元年(1275),文天祥于江西起兵响应朝廷“勤王”的号召,转战东南,抗击元军。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bng)祥兴元年(1278)被元军所俘。次年,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了这首诗。后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初英勇就义。3主旨归纳。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回忆诗人一生

6、坎坷不平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忧世之痛和舍生取义、为朝廷捐躯的豪情壮志。山坡羊潼关怀古1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为官正直敢言,故为权贵所嫉恨。后因办理赈灾事宜积劳病卒,封滨国公,谥文忠。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社会现实也有所触及,山坡羊潼关怀古便是一首名作。另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等。2背景探寻。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派去赈济灾民。期间,他目睹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写出了一些为民立言你的诗歌和散曲,是年病逝于任上。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所写的一首散曲。全曲感情沉郁,气势雄浑,

7、虽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来源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故能名垂千古。3知识链接歌 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清钱良泽唐音审体:“歌行本出于乐府,然指事咏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其形式较自由。大抵模拟乐府诗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4主旨归纳。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来抒怀,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表达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怎样理解“

8、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四句诗?这四句诗是承接上文加以描绘的。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野兔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与“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了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言明,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四句诗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这四句诗

9、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老兵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精当)?谈谈自己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想象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生动、准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被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遥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3如何理

10、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这一句赞叹了孙权的雄才大略,暗指南宋没有一个像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作者慕古伤今,忧叹惆怅。这一句隐含着很深的意思,是说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封建统治的压迫不允许作者直言进谏。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的很多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1根据要求填空。(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11、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死而后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从“”的到“我自横刀

12、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无一不是时代的英雄。时代不同,要求各异,英雄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创造了时代的价值。现在,不少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叫黄大年,叫钟扬,叫刘传健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最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强国一代中的脊梁代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鞠躬尽cu( )声名赫赫( )脊梁(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3)“慷慨悲壮”中“慷慨”的意思是( )A情绪激昂B性格豪爽C感叹D大方;不吝啬(4)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南乡子

13、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越中览古李 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如何表现孙权的“英雄”形象的?2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你说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和越中览古后两句,各是怎样抒发历史兴亡之感的。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甲)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选自文天祥过零丁洋)来源:学。科。网(

14、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留取丹心照汗青(2)躬耕于南阳(3)先帝不以臣卑鄙(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当奖率三军4下列对过零丁洋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的坎坷与个人的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D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