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76870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分)假设甲、乙、丙、丁是商周时代的人,请判断哪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B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C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但德才兼备2(2分)2009年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出现于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A定期朝见周天子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

2、世袭统治权3(2分)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4(2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5(2分)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6(

3、2分)秦始皇任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而不是“亲”和“贵”的重要意义是()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行政效率C彻底否定了世卿世禄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7(2分)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社会经济形态B地方行政组织C专制集权的程度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8(2分)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A分权与制衡B天人合一C皇权至上D大一统9(2分)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

4、对基本矛盾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ABCD10(2分)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强化B皇权至上独尊C等级制度森严D民风习俗变化11(2分)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和都县制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12(2分)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

5、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3(2分)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14(2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5(2分)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6、,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6(2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17(2分)“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这一评论是针对()A西周分射制瓦解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C西周分裂割据局面D北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18(2分)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三司C枢密院D军机处19(2分)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

7、“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20(2分)乾隆时,军机处官员管世铭有诗曰:“面承密敕语从容,分写新纶撰进恭。御笔亲增三五字,别传天语带朱封。”据此,下列对军机大臣职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参与奏折批复B提出处理意见C草拟皇帝谕旨D裁决军国大事21(2分)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废除分封制度,建立郡县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22(2分)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

8、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3(2分)穿越时光隧道,当回到梭伦时代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公民()A正在抽签选举公民陪审法庭的审判员B进城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城邦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诘的场面D正在陶片上写下他们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24(2分)“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面公职津贴制的实行()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25(2分)

9、有学者指出,“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这里旨在强调()A雅典民主制因外敌的入侵而消亡B雅典民主传统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C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有重大影响D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二、非选择题(50分)26(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的任官与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

10、、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这种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

11、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汉武帝时期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找出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该制度的看法。(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

12、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材料二 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我们的制度”包括哪些主要机构?(至少列举三个机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希腊民主政治的。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13、的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在可知,西周推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ABC均有可能封为诸侯,平民可能性几乎没有。故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解答】AB两项是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承担的义务;D项是西周分封制下诸侯享有的权力;C项是秦朝时期官员的任免方式。故选:C。3【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本题考学生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能力。【解答】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

14、制的瓦解。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要求学生结合郡县制度的特征来分析。【解答】A材料体现的不明显。B材料并不是强调皇帝集权。C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的统一。D根据所学可知“天下为公”的表现是选贤任能。郡县的长官一律由皇帝按照其才能、政绩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打破了以往仅凭血缘世袭垄断政权的现状,改变以往的“任人唯亲”,因此答案选D。故选:D。5【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具体考查分封制的衰落。【解答】根据材料“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符合历史事实,正确;D项诸侯国威胁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排除。故选:C。6【分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任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解答】三公是中国官职,排除AD。B不合题意,排除。“亲”和“贵”与宗法制、分封制有关,体现的是世袭制;秦始皇打破了这一制度,排除D。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