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12768603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财政部、农业部于2016年12月19日联合印发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以现有补贴政策的改革完善为切入点,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将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首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未来几年,绿色生态模式将是农业发展的主流。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1沼气综合利用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2、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2畜粪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设施完善的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规范运作和户集、村运、片收的收集机制,畜粪收集率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是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用作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桑枝条黑木耳水稻”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模式既能提高桑枝条和黑木耳菌渣等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因桑枝条腐烂和黑木耳菌渣乱丢乱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农业生态环

3、境的改善,提高农田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桑农、稻农增收的新渠道。“移动大棚生态养鸡”循环模式在菜地里搭建简易大棚养鸡,实行鸡菜稻轮作。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一是可以节省土地资源。二是降低运行成本。三是有利于鸡病防治和疫情控制。四是有利于提高鸡的品质。五是能有效增加土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鱼藕共生”等生态循环模式“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泥鳅的潜底及钻泥等活

4、动,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藕田中的害虫不仅是泥鳅的高品质活性饵料,还为藕田起到了生物除虫的作用。该模式实现了莲藕鱼类的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特别是低洼地农田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成为农民、渔民增收新渠道。“稻鸭共育”生态循环模式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在水稻秧苗生根后,在稻田里套放一定数量的幼鸭,起到生态循环利用、增加效益的作用。一方面,稻田里的病虫、杂草可以作为鸭的饲料,减少虫害和农药施用;另一方面,鸭的排泄物直接还田,增加肥力,减轻稻田肥料施用量,降本增效。秸秆还田循环模式秸秆还田模式的推广,有效实现了减少焚烧排放、增加农田肥力的生态循环目标。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使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土地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对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五水共治”、美化农村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