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68481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试点工作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xx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市级试点方案(烟办发xx14号),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印发的xx市xx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xx办发xx54号)要求,结合xx街道实际,确定从xx年开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具体改革调研情况如下。一、村情概况xx村位于xx街道办事处驻地,西距xx高铁南站5公里,北距xx港17公里,与xx植物园相邻,周边环绕着烟青、轸八、沈海、环城等多条公路干线,新建的莱源路恰从村边经过,可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理位置相当优

2、越。全村共有464户,1203人,现有党员52名,村两委成员5人。全村共有4个党小组、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人均分配21067元。村民住宅占地33万平米,共有粮田面积1500亩,山峦面积1600亩。村庄先后获得省级“文明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生态文明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乡村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二、试点内容改革领域覆盖农村集体所有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公益性)资产,其中经营性资产是改革的重点。对于集体企业以及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

3、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其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收益权落实到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股份合作,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把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持股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对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的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公益服务;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清产核资。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聘用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由街道相关部门和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

4、主要负责人和村财会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村集体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分别登记造册,确保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街道备案。(二)成员身份确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统筹考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情况、对集体积累作出的贡献等因素,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科学合理确认成员资格,做到全面、准确、不遗漏。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从其

5、规定;未明确规定的,将方案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试点期间,区民政局和街道探索制定指导性的成员资格确认规范,以村为单位制定成员资格确认办法。成员资格的确认既要得到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切实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三)资产量化。资产量化范围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非经营性资产,登记造册,建立有效管护机制,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对资源性资产,加快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及信息化管理工作。(四)股权设置。街道根据实际情况,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

6、论决定股权设置方案。股权设置以成员股为主,集体股的设立与否及所占比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决定。个人股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当地情况设置,可以仅设置人口股,也可以根据人口数量和成员在集体内劳动时间及贡献,分别设置人口股和农龄股(劳龄股)等。(五)股权管理。股权管理提倡实行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的方式。集体资产量化为股权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向股东出具股权证书,作为其持有集体资产、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在静态股权管理模式下,量化的股权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支持试点村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登记管理制度,拓展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六)登记注册。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确

7、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和管理等环节后,应制定新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成立村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经济组织,设立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后,可以由区政府发放组织证明书,据此到工商部门注册、到银行办理开户等相关手续,以便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七)资产运营。对集体资产应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可以由改制后新的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托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由其他主体经营或与其他主体联合经营。无论采取哪种经营方式,都要保证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八)财务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新集体经济组织,按照

8、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成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改革前和改革后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衔接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新模式。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和街道相关部门履行对新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指导和审计监督职责。(九)盈余分配。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新集体经济组织,坚持“盈余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按其章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进行盈余分配,确保股东利益。盈余分配要做到兼顾股东权益和集体经济组织公共、公益事业发展需要。年终财务决算和盈余分配方案由理事会提出,提交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十)管理监督。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新集体经济组织,实行

9、严格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和决策权。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明晰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发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新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作用,探索新型农村治理结构。(十一)权能拓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建立街道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所,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积极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继承及抵押、担保权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

10、立xx区xx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党政办公室的总体协调下,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各部门要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党政办负责总体协调、情况通报;宣传办负责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信访办负责有关信访案件的明责交办、跟踪督办工作;司法所负责提供有关法律法规服务,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依法推进;民政办负责制定指导性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规范,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

11、工作;财政统计站负责统筹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处理有关耕地、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权属的矛盾纠纷;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相关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宣传培训、业务指导、经费分配及相关的政策落实,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其他部门负责涉及各自职责范围事项的工作指导或矛盾解决指导。承担试点的村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结合实际拟定详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同意后,报街道、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二)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纸

12、、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培训,区级重点培训街道有关人员,街道重点培训村级党员干部和有关人员。通过培训,使各级从事此项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尽快掌握改革的政策法规,熟悉内容流程,明确操作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指导督查和操作能力。(三)搞好督导检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试点村在上级党工委、本级党支部的领导下,指导试点村做好各项工作。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

13、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加快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四、取得成效(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稳定了农民集体资产股权和土地承包权,消除了农民的担忧心理,解决了农民进城不落户、“人户分离”的问题,促进了城乡产业、资本、人员等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改革完成以后,各合作社通过股权和土地经营权抵(质)押,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有效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的能力,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赋予农村更多财产权利。(三)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借鉴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管会

14、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的组织,完善了管理制度,约束了干部权力。同时,通过将股权量化到人(户),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管理、运行、发展与股东的利益直接挂钩,增强股东对集体经济管理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股东参与管理集体经济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逐步改变了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管好管坏无风险的状况。(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改革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保障了农嫁女、水库移民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实行“宽接受、广覆盖”,保障了部分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权益,使大学生、蓝印户口等群体享受到了集体资产股权,有效化解了一些村(社)长期积累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虽然市

15、级试点xx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果全面推进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在股改方面,因班子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利益难调和等原因造成个别村股改难以推进;股改后旧的经营管理机制与新的体制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股权流转、质押等活权机制还不够成熟等。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方面,对照到xx年底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标,任务还很重。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进一步抓好确权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指导督查,促进度抓质量,确保xx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全面推进农

16、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力争到年底全面完成。(二)进一步推进活权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村深化农村集体股权权能改革,稳步推进股权、承土地经营权抵(质)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农民享受更多的财产权利,使农民有更多获得感。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三)进一步扩大深化改革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鼓励其在充分尊重绝大多数成员意愿基础上,稳步推进近郊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制改造或终止退出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建立股权登记制度,开展股东和股权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治理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收益分配,确保合作社管理规范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