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68309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新版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曾天山16 10 2010 1 2020 4 4 内容摘要 一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二 提高质量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责任三 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明确标准四 提高质量的重点是过程控制五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六 提高质量的保障是投入到位七 提高质量的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八 提高质量的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 2 2020 4 4 一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3 2020 4 4 二 提升质量是教育研究者

2、和实践者的共同责任 一 提升质量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提升质量是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 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质量对科学解释和正确回答教育问题意义重要 二 提升质量是世界教育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教育科学诞生于回应复杂教育问题的时代需要 以质取胜是世界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走向 4 2020 4 4 提高质量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责任 三 提升质量是我国教育科学繁荣发展的紧迫任务 转型期我国教育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亟待突破质量瓶颈 教育科学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差距有多大 教育科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教育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先进学科差距有多大 教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距有

3、多大 5 2020 4 4 投入 2200多家科研机构 专职科研人员5万多人 高级职称以上35000人 博士学位2700多人 2008 十一五 以来 年均立项课题1万多项 年均投入经费近5000万元 产出 教育类刊物有627种 每年发表教育论文8万多篇 核心期刊52种 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0多篇 CSSCI索引期刊37种 每年发表学术论文8000多篇 出版社580家 每年出版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专著200多部 6 2020 4 4 四 有质量的教育研究的五项主要任务 描述事实 解释现象 形成理论 预测趋势 改进工作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 如新基础教育 目标教学 尝试教学 异步教学 初中数

4、学自学辅导实验等 区域教学质量与其研究水平呈正比 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其研究能力呈正比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其研究能力呈正比 7 2020 4 4 2010年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000项 其中 江苏省 北京市 湖南省 广东省 上海市和浙江省申报的课题数量均在申报课题总数的5 以上 其中江苏省为最高 达13 50 和去年相比 新疆 贵州两个西部省份的申报数有了大幅度增加 报数量排在前20名的单位名单 从该名单中可以看出 申报数量较高的单位大多数是高等学校 其中以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三家部属师范院校为最高 显示出高校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方面的突出优势和积极态度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5、所是表4中唯一一家非高校单位 显示出较高的申报积极性 和往年相比 新疆师范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申报数量明显上升 跃居前20名 8 2020 4 4 立项课题区域比较 北京 湖南 上海等省市仍然在课题立项情况中名列前茅 西部地区则仍然显得较为落后 绝大部分省区都获得一定的立项 新疆明显上升 申报课题积极性提高 特色鲜明 少数民族学者获得课题立项的数量继续上升 课题负责人所在省市统计情况北京68天津9湖南49新疆9上海42安徽8浙江42江西8江苏36陕西6广东30广西5重庆21云南5湖北19贵州4吉林17青海4山东14甘肃2辽宁12内蒙古2福建9宁夏2河北9

6、山西2河南9黑龙江1四川9海南1总立项数454 9 2020 4 4 立项数量最多的15个单位北京师范大学18华东师范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15浙江师范大学12西南大学11华南师范大学8华中师范大学8湖南师范大学8新疆师范大学7厦门大学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51中央民族大学5湖南科技大学5南京师范大学5沈阳师范大学5宁波大学5 合计140 10 2020 4 4 三 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明确标准 一 研究标准1 科学性 1 观点可信 2 材料可靠2 创新性 1 学术观点创新 2 学科体系创新 3 研究方法创新3 应用性 1 决策服务 指导实践 2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11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

7、核心是明确标准 4 影响度 1 国内影响 2 国外影响5 规范性 1 学术诚信 2 学术规范 12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明确标准 二 教学标准 学业标准 道德标准 艺体标准 健康标准 13 2020 4 4 五 提高质量的重点是过程控制 一 教育研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构造假设 收集材料 检验假设 形成结论 二 课题研究过程 申报论证过程 8 开题启动过程 研究活动过程 中期评估过程 结题鉴定过程 66 合格 5 优秀 14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重点是过程控制 三 教学实践过程 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分教学过程为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四个阶段 其后德国的齐勒尔 Tuiskon

8、Ziller 1817 1882 和赖因 WilhelmRein 1847 1929 据此加以扩充 订出五个教学步骤 1 预备 唤起有关的旧观念 以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 2 提示 讲授新教材 3 联想 比较与抽象 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使之建立联系 4 总括 得出结论 定义或法则 5 应用 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 15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重点是过程控制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1 情境 给学生设置一种情境 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疑难 产生兴趣 2 问题 从疑难中提出问题 引起思考 3 假设 学生应获取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观察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4 解决 推断何种假设能解决问题 提出解决

9、问题的方法 5 应用 学生通过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这一过程后来修改为暗示 问题 臆说 推理和试证 问题教学法重视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获取新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注意应用 方法和形式强调多样化 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16 2020 4 4 五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评价科学 一 研究评价 成果评价 著作 论文 研究报告 人才评价 代表作 研究能力精确计算 谨慎记录 虚心调查 认真试验是优秀研究者的基本技能 17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评价科学 项目评价 立项率 结题率 优秀率 不合格率 学科评价 重点学科 跨学科 机构评价 研究资源拥有能力 对外交流合

10、作水平 18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评价科学 评价主体 同行评价学术规范 学术影响 行政评价投入产出比 成果质量影响 人才培养 基层评价产出成果 学科建设 单位声誉 19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评价科学 公众评价成果效用 社会声誉 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自我批评 20 2020 4 4 二 教学评价1 学科评价2 能力评价3 增值评价 21 2020 4 4 六 提高质量的保障是投入到位 一 研究保障 资质和准入机制 专业化研究 内行管理 专家资质 出版物资质 22 2020 4 4 提高质量的保障是投入到位 经费保障条件 时间保障条件 设备资料条件 社会支持条件 23 2

11、020 4 4 提高质量的保障是投入到位 二 教学保障 资质学生资质 教师资质 内行管理资质 条件经费课程资源 24 2020 4 4 七 提高质量的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 1 研究源于实践 始于问题 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针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任务 2 项目是研究问题的共同平台 3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4 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25 2020 4 4 八 提高质量的机制是资源配置 一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 质量取向 效益取向 二 效果取向的问责退出机制 行政问责 社会问责 法律问责 三 抬高底部的质量保障战略合格 满意 26 2020 4 4 提高质量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 以提高质量为导向 以多出优秀成果和师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以促进成果转化和实际影响为重点 以科研课题为龙头 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以优秀专家学者为依靠 以优良学风建设为基础 以标准和模式引领教学实践 27 2020 4 4 谢谢 28 2020 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