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66241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习题库.doc(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1、神话:神话是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它反映了先民的原始思维和华夏民族的集体认识。2、神话的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方法一为删削,二为改造:被儒家改造,使其符合儒家的理念:被道家改造,使神话演化为仙话3、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

2、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世神话 、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 战争神话 、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 、 共工触山 、后羿射日 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 淮南子 中。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山海经半人半兽的描述,反映先民对生存环境的

3、警惧之情。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精神,如精卫、刑天。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以己观物、以己感物。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比如龙的形象,虽是综合而成的,但“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如山海

4、经中当出现龙凤形象时,总是伴有歌舞音乐,显示了祥和安乐的情感体验。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化育万物。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始祖神话。如女娲补天、“抟黄土作人”。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洪水神话。如鲧禹父子治水。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战争神话。如黄帝和炎帝大战、黄帝战蚩尤。 发明创造神话。自然神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

5、。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第二章 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二、解释:1、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2、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

6、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官学,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 “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官学,流传至今。3、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

7、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多年 年间的 305 篇作品。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 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3、诗经是按 风 、 雅 、颂 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4、诗经共有 周南 、 召南 、 魏风 、王风 、 郑风 等十五 “国风”,共 160 篇。5、诗经中的“雅”分 大雅 和 小雅 ,前者有 篇,后者有 31 篇,共 74 篇。6、诗经中的“颂”包括 商 颂、鲁颂、 周颂,它们分别有 5 篇、4篇和 31 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诗、韩诗 、鲁诗 、毛诗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毛诗 ,这就是我们现在

8、读到的诗经。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 传,东汉 笺,唐 疏。诗集传是南宋 注的。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燕飨诗、怨刺诗 、农事诗、战争徭役诗和 婚姻爱情。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 赋比兴手法 、句势和章法 、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赋 、比、兴,它们和风 、 雅 、颂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

9、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 、 皇矣和大明 5篇。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诗经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的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不可考。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不同意。“孔子删诗说”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认为孔子将收集上来的三千首诗删定为三百首,唐代孔颖达最早对此提出质疑,据左传吴公子季扎观周乐可知,季扎所看到的诗经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的版本基本相同,可知在季扎时代诗经基本定型,那年孔子8岁,因此“孔子删诗说”不可确信。3、诗经主要包括了

10、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和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以及他们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农事诗: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燕飨诗:小雅.鹿鸣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道德风范。怨刺诗:硕鼠讽刺国家的横征暴敛。战争徭役诗:王风.君子于役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徭役的不满。婚姻爱情诗:全诗通过一个弃妇的自述,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4、诗经反映周民族

11、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一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二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三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及其对农业的贡献。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5、七月一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全诗以铺陈直叙的手法,写了农夫一年辛苦劳作,却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五、论述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喻劝

12、谏之作,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板、荡。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批判上层阶层的不劳而获,横征暴敛,生活的骄奢淫逸,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鸟。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

13、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比,即比喻或比拟。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或起协调韵律的作用,或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或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诗经常常将三种手法结合运用。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

14、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如王风采葛。诗经的句式虽然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但用四言最多,占全诗的90%以上。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如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有373种,读之可使人博物多识。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民歌作家、建安诗人、陈子昂、杜甫、新乐府运动诸诗人等的乐府作品,都是对这种创作精神的直接继承。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泳梅以及元曲清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