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766050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地理试题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试卷(二)高一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和图示可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先下降后持平;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先持平后上升;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导因素;人口红利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D项正确。【2题详解】根据人口抚养比的定义可知,要想提高人口抚养比就要增加劳动人口数量,或者减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数。推迟退休年龄、延长劳动年限,可以增加劳动人口数量,对;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增加出生率,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输出国际劳工,导致劳

2、动力减少,错;提高消费水平,与人口抚养比无关,错,故A项正确。【答案】3. A 4. C【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注意两幅图的纵坐标标准不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增长速度更快,尤其是2013年以后,开始下降,主要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目前劳动力变少。【4题详解】针对劳动力变少的情况,不能迅速放开生育政策,A答案错误;吸引人口迁入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遏制人口老龄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目前重点是要从自身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摆脱对劳动力的依赖。【考点定位】人口数量的变化。【答案】5. B 6. B【解析】【5题详解】由图可知,城市人口在小于16

3、万人时,城市数量和人口呈正相关,超过16万人口时,城市数量和人口呈负相关,故A错误;聚落人口小于16万人时,人口规模越小,城市数量越少,大于16万人口时,聚落人口越多,城市数量越少,故C错误;由图可知,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其它规模城市数量都比16万人时城市数量少。故B正确。【6题详解】由图可知,城市规模与城市数量无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数量越小,等级最高的城市,其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往往位于城市群的中心地带,故AC错误;因为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小,数量越多,规模越大,数量越少,所以其等级模型呈正金字塔型,故D错误;城市群中,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

4、于加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答案】7. D 8. A【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读图,横轴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纵轴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图中AB线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低于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会导致整个环境的恶化失衡,是最不可取的,D对。其它线没有低于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不是最不可取的,A、B、C错。【8题详解】建设生态城市,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对。控制城市化进程,是控制城市化速度,不是建设生态城市, 错。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对。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对。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可能加重城市环境问

5、题, 错。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镇,可以减少城市环境问题, 对。所以A对。B、C、D错。考点: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选择,及主要措施。【答案】9. B 10. B【解析】【9题详解】甲城市所在国,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发展快,应是发展中国家,A错误。乙城市所在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B正确。甲城市所在国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于乙城市所在国,C错误。乙城市所在国,人口主要向城市郊区移动或向小城镇移动,D错误。【10题详解】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主要原因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A正确。城市经济合理发展,人口增长慢,B错误。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不是城市化快的主

6、要原因,C错。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结果,D错误。【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高级住宅区应布局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区域,图中临近河湖,位于山坡地带,有城市干道。故C正确。【12题详解】读图可知,市中心为商业区,交通便利,地价最高,向外地价逐渐降低,但在交通边界处形成地租的次高峰,故B正确。【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第13题同等级的城市,商业中心的服务需要的人口数是一样的,称人口门槛。人口越密集,达到人口门槛数的范围越小,所以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C项正确。【14题详解】第14题同等级的城市,商业中心的服务

7、需要的人口数是一样的,称人口门槛。人口越密集,达到人口门槛数的范围越小,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因此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答案】15. C 16. B【解析】【15题详解】a图中在0-20岁人口数量比较多,50-80岁人口数量特别多,但是20-40岁的人口数量很少,说明有大量的人口迁出;b图中0-20岁少,50-80岁人口数量很少,但是20-40岁的人口比少年和老年人多了很多,说明有大量人口的迁入;d图中20-40岁人口数量要多于少年和老年人口数量,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说明有大量的男性人口迁入,c图中反应的是随着年龄增加男女人口

8、数量比重呈总体减少趋势,不能反应人口迁移现象,所以abd对,选C。【16题详解】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占主要地位则人口年龄应当比较年轻,大概在20岁左右,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b图的20岁左右的男女人口数量比重明显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说明该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数量大,所以可知b城市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所以选B。【答案】17.D【解析】根据图例可知图中最多有4个等级,而苏州并不是等级最高的城市;城市服务范围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答案】18. C 19. A【解析】【18题详解】与郊区相比,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物高大稠密,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的交通工具尾气和工厂废气多,气温高于郊

9、区,形成热岛效应。故选C。【19题详解】由于城市热力环流的存在,为避免在郊区下沉的浑浊空气通过城市风回到城市再次污染市区,应把卫星城、污染严重的工厂等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A正确;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B错误;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C错误;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不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缓解热岛效应的有效办法是控制城市人口数量、市区工业外迁、减少交通工具尾气排放、扩大绿地面积等,D错误。故选A。【答案】20. C 21. A【解析】本题组以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城市化进程、城

10、市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0题详解】图中曲线的斜率变化显示,18501890年,英国和美国城市化速度一样,18901950年,美国的城市化速度高于英国,因此A错误。图中显示英国在19501970年间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而美国在2000年左右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因此B错误。图中曲线的斜率变化显示,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因此C正确。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因此D错误。【21题详解】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住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大,导致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A

11、符合题意。这期间中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一定超过第一产业,因此第一产业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B不符合题意。这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英国第三产业比重会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可能下降,C不符合题意。随着产业升级,美国的第二产业比重会下降,城市环境压力减小,加上城市环境的治理力度会加大,因此美国城市环境质量不会持续恶化,D不符合题意。【答案】22. D 23. C【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土地利用状况)。【22题详解】图例中给出了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均用地需要在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对比图中各种用地即可分析出人均绿

12、地用地符合国家标【23题详解】本题考查物流发展的区位条件,据图可知,该城市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区域性的物流基地的建设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故该城市急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交通建设。【答案】24. C 25. B【解析】【24题详解】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可知,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地价上涨,地价上涨;导致生产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如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由于该地生产生活成本提高而生活质量下降,产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就会追求最优的区位,致使各类企业迁出,促使城市离心力形成。因此甲是交通拥堵,乙是地价上涨,丙是各

13、类产业迁出。故C正确。【25题详解】图示现象是形成了城市离心力,该现象的出现导致各类产业向外迁移,市区人口将减少,故A错误;城市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城市化水平会提高,故C错误;中心商务区往往位于市区中心,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城市离心力不能使中心商务区外迁故D错误;所以B正确。【点睛】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城市离心力的形成,理顺个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对框图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土地供应紧张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交通拥挤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最终各类产业迁出,形成城市离心力。二、综合题(50分)26.【答案】(1)A; 高;主干道通过,交通通达度高,人流密集 (2)

14、A;B (3) (4)小学;小学服务等级低,范围小,数量多【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图中A有主干道通过,交通通达度高,人流密集,所以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A,因而它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一般较高。 就服务职能而言,A城市提供的职能多、范围大,且包括了B城市的全部职能。大学公安局音乐厅提供的服务等级高,所有自由高等级城市A才能提供。 中学等级高,服务范围大,数目应该少些;小学等级低,服务范围小,数目应高多。27.【答案】(1)A 老龄化(2)人均GDP越高,城

15、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 (3)人均GDP高(或少年儿童比重小,抚养负担轻) (4)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趋势:人口将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建议: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或提高人均GDP)【解析】【详解】(1) 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 ,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2) 根据表中数值,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人均GDP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3) 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主要是A国人均GDP高,少年儿童比重小,青壮年的抚养负担轻。(4) C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年龄构成特点是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发展趋势是人口将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均GDP水平。28.【答案】(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2) 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