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762031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教学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一、文言文部分(40分)(一)默写(15分)1孤村落日残霞,_。 (天净沙秋)2_,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回看射雕处,_。 (观猎)4_?止增笑耳。 (狼)5山水之乐,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曲的题目是_ ,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_。 (2分)7下列选项中,与“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季节相同的是:( ) (2分)A.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本文作者是_代文学家苏轼,我们还曾学过他的 (体裁)_ _(作品)。(3分)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 _。(3分)10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

3、他做伴。B.“怀民亦未寝”中“亦”字写出对方的“未寝”,是作者意料之外的事,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D.“闲人”一词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和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记游松风亭 苏轼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注释】苏轼游松风亭时,谪

4、知定州,后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木末:树林远处。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由是如挂钩之鱼( ) 虽兵阵相接( )12下列句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A足以觉得力量疲惫,就想着到亭子里休息。B足够疲惫了,想靠着亭子休息一会儿。C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在亭子里休息一会儿。D感觉脚力很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13文中“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句比喻的意思是_。(2分)14通过这次游历松风亭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_ 、_的人。(3分)二、现代文部分(40分)(一)

5、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文章的修改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认真的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那么,修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从表面看,自然是检查所写的文字,看看有无不妥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当。但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妥当,文字就妥当,因此需要检查的,其实是语言。怎样的语言才妥当呢?这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叫思想),表达得充分确切了,就是妥当,否则就是不妥当,需要改。这样寻根究底地一想,就可见需要检查的,认为不妥当需要修改的,其实是意思。可是有些人不领会。常听人说:“这篇东西基本上不错,文字上还得好好修改。

6、”好像文字和意思是两回事,竟可以修改文字而不变更意思似的。实际上哪有这样的事?凡是修改,都是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原来的意思。譬如原稿上几层意思是这样排列的,检查后,发觉这样排列不妥当,须得调动一下,作那样的排列,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意思了吗?譬如原稿上有这层意思,没有那层意思,检查过后,发觉这层意思用不着,该删去,那层意思非有不可,必须补上,这不是增减了原来的意思了吗?譬如原稿上的这个词,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衔接,检查过后,发觉这个词不贴切,应该用那个词,这样的句式和这样的接榫不顺当,应该改成那样的句式和那样的接榫,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词句了吗?词句需要变更,只为意思需要变更。你觉得“发动

7、”这个词不好,要改“推动”,你觉得某处要加个“的”字,某处要去个“了”字,那是根据意思决定的。说到这儿,似乎可以认为: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不过变更有大小不同,大的关涉全局,小的仅限于枝节,也就是一词一句。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顾及到全局和枝节,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很重要。有了这样的理解,对修改就不肯草率从事了。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儿或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

8、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就是修改的办法。念下去顺当,就是因为语言流畅妥贴,意思也就流畅妥贴。15第段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5分)16第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样的理解”是指_。(2分)17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3分)A.写完了一篇文章,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B.文章的修改,不会变更原文意思;变更有大小,关乎全局和枝节。 C.修改文章一定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D.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这才是正确的修改办法。18.结合对本文的理解,请你修改下面一篇随笔的内容。 (8分)走

9、在大街上,我慢吞吞地跟在妈妈后面,故意与她拉开距离。今天,妈妈依然坚持要送我到学校,我拗不过她,于是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与她一起出门。我们沉默着,空气像凝固了一样,沉闷,让人透不过气来,横在我们之间的除了尴尬,还是尴尬。要知道我参加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决赛还获奖了呢。我比妈妈要高出半个头了,她那矮小的身材此时还微微弓了背,显得更加瘦弱了,那还不足九十斤的体重,似乎风轻轻一吹就倒了,当真是“树大招风”呢,可她还是把我当小孩子一般,不肯放手!我正为妈妈的过度保护而感概着,只见她又一次回头看了我一眼。_,我暗自笑她。从“整体”来看,这篇随笔可以删除第_句,而且从顺叙的角度看,第_句应该和第_句调换位

10、置;从“枝节”看,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把“_”改为“_”,随笔中运用不当的词语是“_”;最后一句与前文不能连贯,请默读上下句并揣摩作者的心理,增添一句“_”则更妥帖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心与手 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

11、们,即刻脸上浮现出wmi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

12、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大使,”

13、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

14、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