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1852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迪口中心小学游桂霖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教师们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忽视文本载体导致灵魂与载体的脱离,忽视文本重点导致教学的面面俱到,忽视文本意义导致对意思过分追求忽视文本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语言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一、拾起童心,以热情悦纳文本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在小学生中最

2、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儿童诗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的唯一凭借”,这时候,教师要蹲下来拾起童心,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要有技巧有智慧,还需要付出情和爱,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另外,不应老关注教本,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气的学生才是要真正关心的“教材”,学生对教材才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每当新学期伊始,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到新书时,我

3、让每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使用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纷呈精彩,以纯情解读文本应试教学下的语文阅读带有很大的功利目的,即使是情韵雅致的美文也被人为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使阅读教学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如果能放下功利心,让学生在身心舒畅的放松状态下阅读,以一颗纯真的童心接近文本,与文本对话,阅读活动就会是一趟美好的旅程。学生拥有一个独特的精神天地,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远

4、比成人丰富,他们以一颗至纯善感的心观察着自然万象,人情风物,在观察和阅读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让学生充分地亲近文本,学会发现。千万不要犯“教学主观主义”,成为拦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第三者,应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同样是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有的说:“荷花,你的美让我陶醉”;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谢谢你把美带

5、给我们”;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这是来自儿童心灵深处真实的声音,是他独特个性的闪烁,是最纯的情感观照。三、闪亮本真,以激情诵读文本选入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都是作者把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融化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受而重新组成的。作者的感受迸发出的情感不是浅薄的,而是渗透思想的内涵,经过提炼的情感,同时又不是抽象的纯理性的,而是充溢着浓浓的人文的关爱。别林斯基说过一段话:“你可以不必担心儿童领悟不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不乏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的渗透,恰恰缺乏饱含激情的诵读。学生阅读不能与成人等同,他

6、们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还处于朦胧状态,但他们易被感动,不会遮掩自己的感情。教师诵读课文时饱满热烈的情感能很快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朗读,然后师生共同入情诵读,任情感的洪水汪洋恣肆,课堂才能出现 “忘我的境界”,忘我是朗读的至高境界,需要引导,需要苦练,需要感悟,需要时间。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炼、升华,以语言、以情感为媒,在浓浓的语文味中,语文本色着实闪亮了起来。如,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说:“孩子们,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首席播音员,要向全国人民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你准备怎么读?”此时响起雄浑激荡的红旗颂,孩子们放胆自读,一个个专注投入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充溢心

7、胸,热血沸腾。当读到“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时,不少孩子眼中噙着泪花,课堂上,师生共同体验了语文震撼人心的特殊魅力。四、链接生活,以浓情生化文本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凡知记录了一个9岁儿童从农村来到莫斯科做学徒的痛苦生活;养花展示了老舍先生精心侍养花草的生活情趣;而只有一个地球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为沉重的当代生存难题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沧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中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这是“语文味”的魅力所在,文已断,情未了。“终当求所以出”,用

8、意及物,用得洒脱,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积累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图式,积淀的文本言语蕴含言语的情感,借鉴文本而又生化文本,在多样化的动态言语实践中内化运用,求得人文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语文的生化要根据文本,根据学情,缘情而至,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篇课文,一个片断,怎么裁剪取舍,都凭师生的情感和灵性,密不透风,虚可跑马。课文的生化就是师生双方对课程的再创造。教师可以将阅读体验与文本中挖掘出的语感训练资源结合起来,适度拓展语感训练的空间。如学习月光曲一文,阅读体悟了贝多芬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可以进行化图为文的读写实践活动:对照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贝多芬“屋中弹奏”这一插图,用上课文中出现的一组词“连忙,披上银纱,清幽、望了望、按起、静静地”给插图写解说词。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也可以预设生活场景,将阅读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从文本出发向着“生活的丛林”进发,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课,立足语文,着眼点还是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让课堂充满“语文味”,生命的花朵在课堂上将尽情绽放,这是语文课自然、本真的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