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56765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顶精文最新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发布批准书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公司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和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原有的应急预案,形成了【永康市和莎工贸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该预案经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充分讨论通过,现批准发布,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批准日期xx年1月28日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2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组织机构

2、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2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2预警行动4.3预警级别4.4预警信息4.5预警的发布和解除4.6预警响应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2基本响应5.3应急结束6保障措施6.1通信与信息保障6.2应急队伍保障6.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6.4经费保障7培训与演练7.1培训7.2演习8奖惩9附则1.总则11.1编制目的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

3、1、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生产安全事故新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6)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2、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YY)3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职能部门及生产现场。 4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针对公司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5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

4、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职工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预案演练等工作。 2.危险性分析12.1企业简介永康市和莎工贸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著名的五金之乡浙江省永康市。 和莎的使命是通过自主设计研发、产品交付和市场营销,谋求对社会生活的改善,期待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和莎自主研发的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系

5、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 赢得众多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广泛信赖。 2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公司发生工伤事故在12类左右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中毒和窒息、10容器爆炸、11其它伤害。 根据对公司固有危险性分析和11类事故发生频率统计确定5类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重)作为预案目标,具体是触电、机械伤害、火灾事故、容器爆炸事故。 其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如下 1、物质的危险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未使用危险化学物品。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吊机)的种类、数量多。 存

6、在机械伤害风险。 3、火灾危险公司内易燃物品有一定的存量,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33组织机构及职责1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组员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 3、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供应人员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防护用品等。 2、保卫人员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

7、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事故发生单位职责负责第一时间向生产部、总经办新报告事故。 如有人员受伤,应及时拔打120电话,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并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44预防与预警1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的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完善安全防护装置,建立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

8、管理的规章新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1、防火灾、爆炸 (1)加强布料等易燃物的管理,做到定置定位; (2)加强电气管理,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等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做好防护; (3)加强明火管理,生产、贮存区域不准吸烟,动用明火应经审批,并做好防护; (4)防物理爆炸。 加强对压力容器的管理,定期检测,并做好日常的检查,确保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处于完好灵敏状态;防止超温、超压、管道堵塞而导致管道等物理爆炸事故的发生。 2、防触电及电气火灾 (1)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新制度,对电气设备及时检查检修

9、,保持电机等接地或接零设施完好;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电工作业工具完整好用,无缺损;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有关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作业票新制度;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联锁等电力安全规章新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触电伤害。 电工、电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持特殊工种作业许可证上岗; (2)加强变配电室的管理。 设防雷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零)装置,定期测量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检修后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检修、试验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易发生触电危险的场所,设遮栏并悬挂警示牌。 3、防机械

10、伤害对策与措施保持机械设备状态良好,安全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有效。 设备维修后应及时将防护装置恢复。 员工上岗前、岗中、岗后做好安全检查。 24.2预警行动4.2.1预警级别依据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 (2)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突发事故时。 2、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 (2)公司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突发事故时。 4.2.2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

11、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主要发布途径有事故快报、紧急通知、安全会议等。 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 4.2.4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 1、黄色预警响应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新报告。 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与各车间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 各车间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施工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2、红色预警响应在黄色预警响应的

12、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 必要时,停止有风险的作业。 55应急响应15.1响应分级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公司生产事故为一般突发事故,较大突发事故,因此有两种种响应级别。 一般突发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突发事故 (1)轻伤及以下安全事故; (2)造成10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突发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较大突发事故 (1)轻伤以上安全事故; (2)造成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5.2基本响应各部门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总经办和生产部新报告,启动应急预案,抢救伤

13、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 具体为 1、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建事故处理小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2、事故责任单位立即向总经办和生产部新报告。 3、事故处理小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第一时间报警。 5、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

14、生意外事故。 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6、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1)外伤应急处理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a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 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3)伤员转运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 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安全保卫组协助。 35.3应急结束5.3.1应急终止的条件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