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49896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课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回顾:一、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含义(1)v 表示运动的快慢程度(2) v 表示速度改变的多少(3)a 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是速度的变化率2方向:三个量都有大小也有方向,都可用“”、 “”表示方向(1)v 指物体运动的方向(2) v 指速度改变的方向,也是矢量,由初末速度共同决定(3)a 与 v 的方向相同,与 v 的方向没有必然关系 3 大 小 : 三 个 量 的 大 小 没 有 相 互 决 定 关 系 (1)v由 位 移 和 所 用 时 间 共 同 确 定 , v xt. (2)v由 初 末 速 度 共 同 确 定 , v v末 v初 (3)a由 速 度 变 化

2、量 和 所 用 时 间 共 同 确 定 , a vt. 二,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课时 3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侧,将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适当的钩码,将纸带连在小车后面,并穿过打点计时器.2.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然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3.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两次.4.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弃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点作为计时起点.5.选择相隔 0.1 s 的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把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6.增减

3、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二、数据分析1.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计算出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填入表中.2.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尽量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误差较大的点可舍去.3.分析 v t 图象,描述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00a a vv v 运 动 减 减运 动 减 减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5.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6.要

4、区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 T0.025 s0.1 s.7.在坐标纸上画 vt 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四、误差分析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2.根据位移计算的瞬时速度有误差.3.木板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1注意弄清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1)v 0、v 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2)a 为时间 t 范围内的加速度,且 a 为恒量2公式 vv 0at 是个矢量式:(1)一般规定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a 与 v0 同

5、向时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a 与v0 反向时,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2)应用公式 vv 0at 进行计算时,除“”外,其他各量要根据正方向的规定情况加上相应的“正负” 号3几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当 a0 时,公式为 vv 0.(2)当 v00 时,公式为 vat.(3)当 a 0 时,公式为 vv 0at (此时 a 取绝对值) 例 1 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 6 m/s2,如果必须在 2.5 s 内停下来,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例 2 一个足球以 5m/s 的速度沿地面水平射向墙壁,又以 15m/s 的速度沿相反方向弹出,设足球从接触

6、墙壁到离开墙壁共用时 5s,求足球在与墙壁接触的过程中加速度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及地面摩擦力不计 )二,几个常见弯曲图线:( 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线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为零;速度越来越大,最后匀速 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为零. 三、利用 v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例 3 分析如图 82 所示的图线,物体在各段时间内做何种运动?哪一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例 4 某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图 83 所示,则质点( )图 83A在第 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在第 2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C 在第

7、2 s 内速度越来越大D在第 3 s 内速度越来越大 四、物体分阶段运动问题例 5 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1 匀加速上升 2 s 后速度达到 3 m/s,接着匀速运动了一段时间,最后再以大小为 1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才停下来求:(1)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a1.(2)升降机匀减速上升的时间 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汽车原来的速度是 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以 0.5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加速行驶了 10s 时的速度为_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为 5m/s,经 2s 到达 B 点时的速

8、度为11m/s,再经过 3s 到达 C 点,则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_ 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 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 5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 2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越大,加速度越大 2、做直线运动物体在第 1s 末,

9、第 2s 末,第 3s 末,速度分别为1m/s, 2m/s, 3m/s,则物体的运动性质为( )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不断增大的运动 D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1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2)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3)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4)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其中正确的是( ) A ( 1) (3) B (2) (4) C (1) (4 ) D (2) (3)4、足球以 8 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 12 m/s 的速

10、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 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 ) A-200 m/s2 B200 m/s2 C-100 m/s2 D100 m/s2三,计算题1、火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 v0=54km/h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在 t=6.0s时,火车的速度是 v=43.2km/h,求: (1)火车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2)在 t1=15s 时,火车速度 v1 的大小; (3)在 t2=45s 时,火车速度 v2 的大小2、一个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物体速度 v0 的大小为4.0m/s经 5.0s 后,物体速度 v1 的大小为 20m/s

1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若 v0 与 vt 的方向相同,求物体的加速度; (2)若 v0 与 vt 的方向相反,求物体的加速度3、汽车原来用 10m/s 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 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 12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 2s 及 10s 末的瞬时速度课时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知识梳理:匀 变 速 直线 运 动

12、的位 移 与 时间 的 关 系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位 移 公 式 : x vt.v t图 象 是 与 时 间 轴 平 行 的 直 线 .位 移 等 于 时 间 轴 、 速 度 图 线 、 这 段 时 间 的 初 末 时 刻 所 包 围 的 一块 矩 形 的 面 积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位 移 公 式 : x v0t 12at2.推 论 公 式 : v2 v20 2ax.一、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 vt 图线下面 矩形的面积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其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要求 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我们可以把时间分成 n 小段,每小段

13、起始时刻的速度乘以时间就近似等于这段时间的位移,各段位移可用一高而窄的小矩形的面积表示,把所有小矩形的面积相加,就近似等于总位移 x v0tat 2.(矢量表达式)3,由速度公式 vv 0at 及位移公式 xv 0tat 2.推出 =2ax2204,逆向思维法的使用例 1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 1 s 内通过 0.4 m 的位移,问:(1)汽车在第 1 s 末的速度为多大?(2)汽车在第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例 2 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一路标时的速度为 10.8 km/h,1 min 后变成 54 km/h,又需经一段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 64.8 km/

14、h.求所述过程中火车的位移是多少 二 、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三 个 基 本 公 式 三 个 基 本 公 式 : v v0 at; x v0t 12at2; v2 v20 2ax. 其 中 包 含 五 个 物 理 量 : v0、 a、 t、 v、 x, 已 知其 中 任 意 三 个 , 可 求 其 余 两 个 公 式 的 选 用 原 则是 : 1 若 题 目 相 关 物 理 量 无 位 移 , 选 公 式 v v0at. 2 若 题 目 相 关 物 理 量 无 末 速 度 , 一 般 选 公 式 x v0t 12at2. 3 若 题 目 相 关 物 理 量 无 时 间 , 一 般

15、选 公 式 v2 v20 2ax. 三、两个有用的结论 (前提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2)公 式 : v vt2 v0 v2. (3)推 导 : vt2 v0 at2 v vt2 at2 联 立 可 得 : vt2 v v0 vt2 所 以 vt2 v0 v2 又 由 x v0t 12at2得 : v xt v0 12at v0 12(v v0) v0 v2 联 立 解 得 : v vt2 v0 v2. 2 任 意 两 个 连 续 相 等 时 间 间 隔 T内 , 位 移 之 差是 常 量 (1)公 式 : x x2 x1 aT2 (2)推 导 x1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