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794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论文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探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重在课堂效果,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物理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众多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要话题。本文从实验、实际生活和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物理课堂效果的几点个人看法。【关键词】实验、实际生活事例、多媒体教学、课堂效果、学习兴趣、物理史实 作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在物理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概念、繁复的计算公式、抽象的物理思维都容易令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引发烦燥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厌烦感,把物理拒之于门外。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就

2、显得难上加难了。为此,怎样使枯燥无味的概念趣味化、使繁复的计算公式简单化、使抽象的物理思维直观化已成为众多物理教师的重要话题,这个话题也在新修定的物理教科书中得到体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好这个话题。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生活上的物品和实验室现有的资源,多开设实验,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是搞活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但是不能只为实验而做实验,要善于根据课堂上的需要穿插有趣的实验。如,(1)在研究液体沸腾的特点时,做“纸锅烧水”的小实验,(2)在学习热传递时,做

3、“金鱼能在热水下游来游去”的实验,(3)在学习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时,做“凹(但没爆裂)的乒乓球用热水一烫会重新胀起” 的实验,(4)在学习液体压强时,做“小孔射水” 的小实验,(如图1),(实验前多数学生认为高处的小孔射得远),(5)在学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做“两磁块相互排斥(把两磁块上下放置,令上方的磁块有悬浮的感觉,增强有趣性)”的实验,(如右图2),(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放大镜可以成缩小的像(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的作用,所以这里提缩小的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实验,等等 充分利用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来做一些小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些小

4、实验不要局限于课本里所要求的实验。课文里有很多知识点是没有设置实验的,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能用实验演示的,教师要自制教具来完成相应的实验,不要因为该知识点太简单而用口叙述了事。我在讲授大气压这一节课时,按照课本的做法要用到抽气机,但实验室的抽气机抽气的效果又不理想,于是,我用了以下的实验来演示: 器材:空易拉罐1个,铁丝0.5m,盛水容器1个,酒精灯(或蜡烛)1只。 步骤: (1)准备一个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绕上铁丝并固定,将铁丝线拧成柄状,做成“铁勺”的式样。 (2)往易拉罐中加入10-20ml的水,手握勺柄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水沸腾,再继续加热十几秒。(用蜡烛加热时,时间要稍长) (3)

5、迅速移开酒精灯,并快速地将易拉罐倒扣在冷水中,不一会儿将会发现,在一声巨响中易拉罐已被压扁。 这个实验的器材容易得到,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危险少,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完成,又如,“力的作用点也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个知识课文是没有要求做实验,但是很容易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 此外,多布置一些课外的小实验(注意器材要容易找到),如,制作针孔照相机(半透明材料可以选用保鲜袋或其他透明的塑料袋);土电话;利用废的光管启动器的双金属片制作温控电路;在厅和房间里连接临时的照明小电灯(可以用废旧的蓄电池作电源)等等。 通过堂上的演示实验,使学习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小实验,使学生感受到

6、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实验实践技能,让他们在上课时更加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效果更明显。 二、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的物理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以提高课堂效果。 在生产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很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其基本原理都涉及到中学物理知识。例如:(1)在学习热现象时,提出“冬天能看见口中吐出白气,夏天却看不见”,(2)在学习惯性的知识时,提出“在不打破鸡蛋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知道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3)在学习家庭电路时,提出“人和畜都不能接近高压电线,但鸟雀却可以平安地停在高压电线上” ,(4)在学习静电的知识时,提出“冬天穿化纤衣服走路时,

7、裤子会紧贴皮肤,感觉不舒服”,(5)充有热水的保温瓶塞子总是跳起时,该怎样办,(6)开校运会时,发令枪后面的小黑板有什么作用,等等。 以上的实验和事例都属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另一种可行途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物理教学形象化、直观化、多样化,这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进入学校的课堂上,这对物理教学有促进的作用,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可以通过电脑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解决了把抽象知识

8、直观化的问题。我在讲授“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时,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这样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形象地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一节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然后再去分析数据,我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了电脑软件把电路中的电流以动画的形式模拟出来。又如,我在讲授“重力”这一节课时,利用了视频使学生目睹了太空中的失重情况,而不是只用口讲失重是怎样的,这样使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失重现象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这两节课的尝试,我体会到以下的几点: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活跃课堂气

9、氛奠定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一知识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的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感受到抽象的物理知识,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

10、受知识到掌握知识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感受到并联电路的分流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式“I=I1+I2+I3+I4+”的

11、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规律,在课堂上计算机将各支路的电流以不同的颜色、不的大小分流后又汇合,体现出分流前和汇合后的电流是相等的,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

12、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课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

13、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上要适当地讲述一些有趣的、动人的物理史实,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巩固课堂效果。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动人的史实,教师在教学时适当穿插有兴

14、趣的史实,不但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课堂效果,还可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我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向学生简介了力学的发展过程:古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简单的生活现象,得出错误理念-伽利略、开普勒、迪卡儿等科学家为了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念的有关实验与事迹-牛顿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得出牛顿三大定律,这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爱恩斯旦的相对理论。讲述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很有兴趣地听着,这样在接下来的“斜面实验” 中,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为整节课打好基础。又如在学习火箭的知识时,简介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过程;在学习光的折射时,讲述海市蜃楼的故事等等。【参考文献】 物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趣味实验 臧文或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P28 中学物理杂志,吴木森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