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493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读懂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走到今天已经六个多年头了,他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在梳理、思考这些问题与困惑的同时,我想:“读懂教材”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深化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在课改中能否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文具店小数乘法(一)的教学实录和老师们就怎样读懂教材,谈一些我们的思考。一、 读懂课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的分块进行了重新调整,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

2、用四大块。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这一专题了,但并不是说“应用题”教学就不存在了,而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所以所谓的“计算”课再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了。因为问题是在现实情景中产生的,而计算又是为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服务的。因此任何计算教学都是不能脱离现实情境的。那么计算与解决问题到底熟轻熟重?应该说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一节课40分钟,时间是有限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又必须兼得,怎么办?这就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节课里应有所偏重。二、读懂课本,理解编者的意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现在的课标教材,在很多地方都

3、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思想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教师在备课时只有领悟并掌握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流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怎样才能做到读懂课本呢?包括读懂课题,读懂教学内容,课后习题等等。三、读懂教辅资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里提到的教辅资料包含教学参考、各种专业杂志、书籍等。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查阅各种资料,很多专业书刊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我们认为

4、在查阅资料时,首先要读懂教学参考,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总之,如何读懂教材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事情,也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一件事情。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读懂教材与其说是一种教学实践,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只有当“读懂教材”成为一种理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从重视“结果”的教育过渡到重视“过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能从“知识”的教育走向“智慧”的教育,我们才能做到教学生一天为孩子一生,让每节课都成为有后劲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