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286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生活。在教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人文主义特征。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使

2、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探索

3、数学的同时探索人生,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特征。一、技能训练“生活化”,揭示知识的发生杜威强调“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教学中注重挖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把初三代数P41例2中的“钢产量”改为“校前面鱼池产鱼量”,把P77第22题“配制烧碱溶液”改为“配制预防鱼疾的药液”,并适当编改数据。这些虽然只是名词、形式上的变化,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在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中表现出了对数学非同寻常的

4、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威力,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情感,产生对数学本身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从而感受人生追求知识的乐趣。二、思维训练“生活化”,产生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待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

5、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给学生讲反证法时给学生首先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370人中一定有生日相同的吗?这下子学生讨论可热闹了,最后教师从不同学生的回答中精选一种接近反证法思想的解答并借此给学生讲了反证法的三个重要步骤。又如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中,我先讲了数轴上的点的坐标,再由电影院的座位可用几排几号使可唯一确定,让学生思考在数轴的上部有一点又怎样用数来确定它的位置呢?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学生说再安排一条数轴来确定上下的位置,那另一条数轴又这样安排呢?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位置又如何规定呢?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

6、的攻克,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了知识。这样教学,抽象的内容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知识。三、实际应用“生活化”,感受数学的力量数学的应用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民众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还要求能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或者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情景领域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数学处理的最初步的能力和形成初步的迁移能力。应用题训练“生活化”就是要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

7、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相似形一章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东芝动物乐园节目中有这样一个抢答题:小蜥蜴体长15CM,体重15克,问当小蜥蜴长到体长为20CM时,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答案:20克、23克、35克、40克)。学生被老师提出的问题所吸引,自觉的产生了创造性地解决他的强烈愿望。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四、日常生活“数学化”,加深对数学理解日常生活“数学化

8、”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常常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理解。“生活数

9、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

10、、数学教学“人文化”,培养学生人格数学教学的“人文化”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为实现学生整个美好人生的过程。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育性。教育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人的一生,也教化人的一生。学生通过数学课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独立性、意志力是人格的重要成分,是创造性人才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独立解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力与刻苦钻研的精神等。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是发现,而不是美”。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从生活中运用数学,从生活中学会数学,这就是数学所蕴涵的“人文”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