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8791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计算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广泛注意,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始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与进步,许多老师意识到要改变算法单一化。然而很多教师一哄而上,以为在教学中做到算法多样化,就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流于形式,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以至出现了把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一题多解,只有多样化而没有优化的误区。算法多样化是指群体的算法多样化,而不是个体要掌握多种算法。但许多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时,误把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一题多解,要求个体掌握的计算方法越多越好

2、。对于一道计算题,出现了10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给予鼓励,直到下课时,只简单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却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样定位,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违背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例如,在教学457+289这一类多位数加法中,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数的组成比较熟悉,加上老师的引导启发,结果出现以下多种算法。如:(1)457+289=400+200+50+80+7+9(2)457+289=450+280+7+9(3)457+289=400+200+57+89(

3、4)457+289=456+290-1(5)457+289=460+290-3-1(6)列竖式从个位加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就鼓励学生各取所好,布置几道课堂作业,有些思维稍慢的学生,提笔不知所措,不得不东张西望,跟着做得快的同学写计算过程,一堂计算课到此结束。对于这样的教学如何评价,值得冷静下来思考。“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对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我以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

4、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多样化后干什么?”“多样化后是优化”。数学是讲优化的。在算法多样化的课堂中,教师应经常使用以下三句话:“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为此,数学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性的判断与价值评判。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此外,当计算的数据比较特殊,能够采用简便算法时,就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一切事物均有特殊与一般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这种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经济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或较佳,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