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6928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目标明确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一轮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参与知识的生长形成过程。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去理解数学知识不愧为一种好的做好。我认为,要引导学生做好数学,必须抓好下面三个环节:一、提出问题,是做数学的起点数学思维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更是解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维环节。正如巴

2、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应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在“你提的问题真好”、“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不要紧,再想一想”等激励性的语言中,学生怕问的心理障碍悄然而逝。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肯定、大加赞赏,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引发更大胆的提问。其次,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便于产生问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

3、欲求而不及,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使学生有问而发。教学中,我经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精心策划的游戏、紧张有序的操作、司空见惯的事例、富有启迪的问题等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自己亲历的情境中产生疑问,从而顺利地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让学生随意说一个最简分数,并请学生拿计算器和老师进行比赛,看谁能快而准的判断此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随着教师快而准的回答,计算速度甚至超过了计算器,学生的疑惑越来越大:这里边到底有什么诀窍呢?老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问题产生了,求知欲望也高涨起来,接下来的教学就可顺水推舟,一气呵成。再次,我们应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陶

4、行知先生说过:“愚者问得笨,智者问得巧”。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难以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难以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质疑:从课题上、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从矛盾冲突中、从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及重难点等地方质疑。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问题随之层出: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征?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圆有什么用途?学起与思,思起与疑。只要学生有了自己的问题,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就必将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促自主探索的目的。二、做数学,是建构数学知识的核心新课程

5、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要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主张“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将现成的数学转换成做出来的数学”。可见,“做数学”应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引导学生“做数学”,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手脑并用,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并进行反思,使思维逐层递升,学会数学地思维。因此,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操作性强的问题等,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合作探索、大胆猜测、尝试修正、共享交流、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促使他们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内外并举

6、,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经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一改过去由学生观察圆柱得出其特征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办法,给一个圆柱模型进行包装,学生在包装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从而得出了圆柱的特征。再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我舍弃了通过观察钟表实物来认识钟面的传统做法,根据学生的选择,给学生提供制作钟面的一些素材,让学生自己制作钟面模型。这样既强调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重视了对数学知识的尊重,做到了形式与内容并重,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在动手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数学

7、知识。三、用数学,是认知的提升和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时间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数学老师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

8、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开放小课堂,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教学时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和“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生活原型,暴露学生思维本质;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借助生活经验,证明数学知识,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教师把做镜框的生活事例引进课堂:“同学们经常拍照,自己最满意的相片总想用镜框装起来,挂在小房间里欣赏,那么做镜框时要用多长的装饰条?要划一块多大的玻璃?只要你学好了今天的知识你就能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

9、探索的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创设情境、讲究策略、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了“利息的计算”后,教师布置学生把自己的利是钱存到银行,并自己计算出利息,或帮爸爸妈妈算算家中即将到期存款的利息;假如家里正在或正准备供楼供车,那正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算算应该月揭多少元;学了“小数乘法”后,要学生帮家里计算当月的水电费;学完平面几何图形后,布置学生规划自家花园的布局,制定出设计方案,并进行社会调查,对成本进行大概的预算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懂得只有运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而促使学生为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而学习更深的数学知识,自发地将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成深层次的学习内驱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新的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的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我愿与新课程同行,我愿与我的同行、我的学生携手走过数学教学昨天的沼泽地,到达明天美好的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