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42534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1)资源人的最爱 网址:http:/ pro(其实是xplorer2,但是平方打起来很麻烦)就是一款很棒的资源管理器增强软件,能够满足我最重要的几项需求:1. 方便地同时打开和查看多个文件夹;2. 在多个文件夹中互拷资源;3. 显示文件夹大小;这个使用说明(1)就是讲这几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一个工具强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显得很复杂,典型的如MS Office,xplorer2 pro的一些工具和选项看起来也是让人失去耐性,他们在80%的情况下都用不到,但是一旦需要就非常方便,这部分内容就放到在后面的几篇里来说。这些介绍都是我自己没事儿捣鼓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就

2、不敢打包票了,什么东西还是自己试试的为好。还有,好的工具是需要调试和打磨的,要用得顺手就的先设置一下(尤其是WIN下的工具,相对而言MAC要好得太多了),如果你觉得这一步都不想去做,那还是回去用“我的电脑”吧,下面的不用看了。好了,切入正题。首先是 1. 方便的同时打开和查看多个文件夹。这个是我现在的界面:不过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好用,大概是这样的(记不太清楚了):接着选中“视图”菜单中的“双重面板”和“显示目录树”。另外,强烈建议取消“快速查看”,这个功能对一些大文件非常不好用,程序会卡死:在“工具”菜单的“选项”的“窗口”中,可以设置双重面板的排列方式是“水平”还是“垂直”:如果还要再开几个文

3、件夹,点击工具栏中的“标签”图标,再在标签中进入需要的目录就可以了:为了看上去更方便,稍微调一下显示的属性。在文件夹窗口上端的属性栏上单击右键,选择“选择属性”: 把“属性”一项移除(没什么大用),当然你可以添加其他想要的项目,不过我只要这四项就够了:确认后再调整一下每一项的宽度就OK了:在这样的窗口布局下,互拷资源就变得非常轻松了。最后一定要保存一下设置,点击“操作”菜单下的“保存设置”和“文件夹设置”“保存”(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后面再说):再来说说 3. 显示文件夹大小,比上面的稍稍复杂一点,不过一次搞定后就不用再整了。首先点击“工具”菜单里的“子目录大小”,快捷键 Ctrl + D:如果

4、到此为止,那就只是这一次显示,这没什么意义,所以请继续,打开“工具”菜单里的“选项”,在“常规”中取消“退出时保存程序状态”(这个大家都该有所觉悟吧,嘿嘿)和“以字节报告所有文件大小”(字节看起来很烦):在“高级”中选中“自然数排列”和“自动计算子目录大小”:确定,再次保存设置和文件夹设置,然后稍等系统计算大小,如果一直没反应,就刷新一下,或者点出去再进这个目录:需要说明的是:1. “文件夹设置”的是例如前面的“显示的属性”之类的东西,具体还有什么我也没有搞太明白,而“设置”是关于xplorer本身的调整,像“双重面板”“显示目录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保存设置时窗口打开的文件目录和标签就是下

5、次再进入xplorer时的目录,所以应该在所有设置都完成后,重新调整为进入时需要的目录和标签,然后保存设置。2. 自动计算子目录大小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在嵌套了很多层的情况下,所以有时候会发现某些文件夹一直没有显示大小,实际上是还没有计算出来,典型的就是分区根目录下的文件夹。3. 为什么不采用其他插件或软件。显示文件夹大小的插件要数FolderSize了,但是不适用于VISTA和WIN7;而TreeSize Free是一个单独的小软件,除了显示大小再加上排个序就没用了,不能跟系统结合的东西实用性都要差很多。另一个著名的增强型资源管理软件就是Total Command,很多人在用,但一些设计让我

6、不太喜欢。首先是界面很复杂很难看,原版的图标非常生硬,界面颜色也偏暗,字体更是与“资源管理器”有很大不同,而且偏小,总体看起来就像是回到了WIN95甚至是WIN 3.x的时代,就算是那几个美化版也好不到哪儿去;第二,如果说界面不是最重要的,那操作方式和菜单与“资源管理器”的很大不同就是致命的了,尤其是右键菜单和快捷键完全不一样,很不适应。它的功能确实很强大(甚至是过于强大了),但是一打开就让我失去了使用的冲动。而xplorer2 的界面、操作、菜单,甚至快捷键都几乎和“资源管理器”完全相同,根本不需要适应。我甚至怀疑它使用的根本就是系统explorer的内核,就像Maxthon用的是IE内核一

7、样。这次就这么多,其实这样就很好用,我也是这种状态用了很久,闲着没事儿才捣鼓其他功能的。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2)“文件”菜单 从使用说明(2)就开始介绍菜单栏上的项目,虽然形式比较枯燥,但也是逻辑性比较好的方法。另外,菜单中一些显而易见的命令就不做介绍了。首先是“文件”: “无层次浏览”。就是在新开窗口下查看该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子目录的文件: “发送到收集器”。在“视图”菜单中选中“收集面板”,就会出现在左侧目录树下方,将文件或文件夹“发送到收集器”后,面板里就会显示: “收集器”相当于一个虚拟文件夹,在多个目录或者是一个文件很多很杂的目录中,需要处理某一部分文件的时候,非常

8、实用。比如要在一个暂存文件夹中或者好几个个分区中挑出一些文件拷到移动硬盘里,就可以在挑的时候先一个个发送到收集器,最后在收集器中集中处理就行了。在收集面板中,既可以在空白处点右键使用面板提供的功能,也可以在文件上点右键使用常见的右键功能:收集面板的右键菜单中“载入内容”就是添加文件到收集面板,而“写入内容”就是保存到某个文件夹,这两个名字稍显诡异了。收集面板还有一个全功能的形式,叫做“收集窗口”,从“窗口”菜单的“收集窗口”可以新建:创建了收集窗口后再“发送到收集器”的文件就会出现在收集窗口中,而不是左下方的收集面板中了,在这个窗口中,可以进行更丰富的操作。其实上文的“无层次浏览”命令打开的也

9、是一个收集窗口,只是它自动将该文件夹下面的文件全部收集在这个窗口中了。 “查看”和“编辑”。这两个应该是只适用于文本文件的,因为不管什么文件都会用记事本打开的,虽然在“工具”“选项”(图见使用说明(1) )中可以设置外部查看器和编辑器,但之后貌似不管什么类型的文件都是用这个设置过的东西打开的。当用错误的程序打开文件的时候,程序就卡在那儿了,这也是上一篇所说的要把“快速查看面板”关掉的原因。 “重命名”和“更改类型”的区别就是后者可以改后缀名,这仅在系统的“文件夹选项”中选中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的时候有意义。 “批量命名”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我现在要将几个“未命名+序号”方式命

10、名的图片改为“other+序号”:在命名界面的“预览”按钮很实用,省去了很多来回折腾。需要注意的是,在系统没有隐藏后缀名的情况下,“目标名称模板”中的字符是需要包含后缀名的,这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键入后缀名,比如“other$01.jpg”;二是使用“特殊符号”中的“扩展名”:“other$01.$E”,注意要自己键入“.”。 “文件”菜单就是这么多,下次要说的是“转到”和“书签”菜单。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3)“转到”和“书签”菜单 貌似隔了好久,终于开始写第3篇了,太懒了。好了,先说“转到”菜单: “查找目标”。转到快捷方式的目标位置。 “拖放目标”。转到最后一次拖放或者粘贴

11、的目标文件夹。 “特殊文件夹”。看图就知道了,个人觉得没啥用: “快捷书签”和“设置快捷书签”。很简单,要注意的是,设置的是当前活动窗口所在的文件夹,而不是鼠标选中的文件夹。 “镜像浏览”和“镜像滚动”。这个功能有一些设置很白痴,就是必须先将两个窗口定位到同一目录,再选中“镜像浏览”,以后的操作才会一直保持镜像。另外所谓“镜像浏览”也不是实时的,而是要单击一下当前窗口,镜像窗口的滚动条才会移动到同一位置。真的很白痴。 “相同目录”倒是可以用来弥补一下“镜像浏览”的白痴设置。 “书签”菜单:这个也很好理解,跟浏览器的差不多,但还是很有些不同。 “管理”的功能很有限,只有“删除”“属性”“上移”“

12、下移”“复制文本”,没有在浏览器中常用的“文件夹功能”。“属性”中可以设置图标和快捷键。“复制文本”有点意思,粘贴出来效果如下,不过我还没找到用武之地: “其他”。提示里说“从整个书签列表中选择一个文件夹”,或许是书签太多,上面显示不完的时候用的吧,总之我现在打开的话跟“管理”的界面很类似。后面会详细提到,“工具栏”是可以自定义的,书签也是可以添加进去的,这非常实用:xplorer2 pro 使用说明(4)“标记”菜单 “标记”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选择”,这个菜单里东西比较多,有一些我也没搞懂怎么回事儿,还希望哪位弄明白了告诉我一声啊。 “粘滞选择”。软件提示是“切换粘滞选择项目模式(不受点击

13、或按键影响)”,但它一直就是灰色的,不知道怎么才能激活。至于它的功能,个人猜想是类似于按住ctrl进行多选。 “分组选择”就是根据关键字筛选,这个筛选只搜索文件名,可以使用通配符,并可以指定后缀名。值得注意的是,(1)当分组选择完成后,如果不取消选中的文件就进行下一次分组选择,那么会在上次结果上添加本次选择的文件,而不是单纯本次选择的文件;(2)该功能不选择文件夹;(3)当系统在显示后缀名的情况下,关键字也会对后缀名进行匹配,比如“b”也会选中“esata.bmk”这个文件: “选择范围”。从当前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开始,往下选择一定数量的项目。如果一开始没有选中项目,则会从最近一次选中过的项目

14、(就是被虚线框围绕的那一项)开始往下选择,但是如果从它开始到最后不够要选择的数量,嘿嘿,xplorer2 就死了,这算是bug吧: “总计大小”是选择总和小于指定大小的文件,输入的是字节数,注意换算用1024而不是1000。根据我多次的折腾,貌似规律是这样的:(1)在小于指定大小的文件中,先从大的开始选;(2)只有当全部文件都被选完后,才会去选文件夹:“同步面板”。下面这几个东西都比较复杂,名字也不太好理解。比如这个“同步面板”,功能其实是“同步”之前要完成的“比较”,选择的是当前窗口与另一个窗口不同的项目: “同步向导”提供了更为复杂的选项,可以选择比较“不同”或是“相同”的: “检查编译”就更复杂了,我实在没搞清楚怎么用的: “包含文本”就是选择内部包含该文本的文件。这个比较有意思:(1)如果“同时搜索非文本文件”,结果会没啥意义,可能是软件按某种方法把文本转换了编码吧,结果发现图片里居然也有,呵呵:(2)当取消“同时搜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