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词的英雄情结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4241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辛词的英雄情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辛词的英雄情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辛词的英雄情结辛弃疾为南宋的伟大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由他带到南宋发扬光大,加之当时渴望恢复的民情国事相推移磨荡,复与南渡初期张元翰,张孝祥诸家的风气相翕合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此为南北宋词坛风气转折的一大关键。稼轩词在当时已能俯视一代词风,身后亦泽被词人非止一代。在本文中,我将从(一) 辛弃疾的生平(二) 辛弃疾的思想倾向(三) 从诗词中感悟辛词的英雄情结这三方面阐述问题。一: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山东金统治区,青年时期组

2、织了两千多人马的一支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的山区起义,后参加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军中任“常书记” 。次年受命奉表南归,授承务郎。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一生坚决抗金,反对投降。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历官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遭馋落职,退居江西上2饶近二十年,其间曾两度启用,任福建,浙江安抚使等,但很快又被罢免。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二:辛弃疾的思想倾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思想的主导倾向,表现为对中原山河和人民的系念,对恢复统一的向往,对投降苟安主义者的极度鄙视和愤慨,他一意以统一中原为己任,那火一般的爱国热情,贯

3、穿在他的一切言论行动中,也贯穿在他的所有文学作品中。但由于南宋统治者一贯采用妥协投降政策,使他的抱负和才能始终得不到伸展。正所谓“辛稼轩当末世之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悲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于词。 ”辛弃疾出生于金兵沦陷区,从小目睹百姓的苦难,金兵的残暴,青年时期就立下收复中原的志向,但朝廷苟安,无意北上。主降派排斥打击爱国之士,这使得辛弃疾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从而唱出了“大声镗鞳,小声铿 鞫,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英雄之词。下面从具体的诗词中感悟辛词的英雄情结。三:从诗词中感悟辛词的英雄情结辛弃疾词中始终充溢着一种典型情绪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主要是由于他自

4、身的“角色错位”导致的壮志难酬造成的。辛弃疾在人生道路上有两种“角色错位” 。 “一是由一位骁勇善战的3武将错位为一位处理俗务的文吏,二又由一位极富才干、本可做一番大事业的能吏错位为一位隐居乡间的闲人 。 ”这种“角色错位”使他一生致力的抗金恢复事业付诸东流,“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英雄壮志难酬,心中难免郁积,发而为词,形成不可遏制的典型情绪。这种典型情绪充溢在他的送别词、唱和词、写景词、农村词中。具体表现为“英雄志” 、 “英雄气” 、“英雄梦” 、 “英雄怨” 、 “英雄泪” 、 “英雄笑” 。英雄志”是他典型情绪的核心,没有“英雄志”就没有其他几个方面,“英雄气”

5、等都是英雄志的派生。壮志难酬,发而为气,气结胸中,化而为梦,梦又破灭,怨恨乃生,伤心至极,以致流泪,无奈之下,只有苦笑。(一) 整顿乾坤“英雄志”英雄离不开战场,需经历血与火的洗礼。辛弃疾的青年时代就是在火热沸腾的抗金战斗中度过,聚众两干,揭竿而起,杀义端,擒张安国。但南归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亲临抗金一线。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只能用在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和杀赖文政,平茶商军上,这对于辛弃疾这样的爱国英雄来说是痛苦的。所以,他以词为媒介来缅怀青年时代那段匹马貂裘、英姿飒爽的喋血生涯寄托自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的战斗渴望,真可谓“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词坛飞将军也

6、” 。因追念少年时事而作的鸱鸪天就是此类词中的名篇。 “壮岁旌旗拥4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脎,汉箭朝飞金仆姑。 ”程千帆指出:“不只是对早年那种战斗生活表示无限的追怀,愿意永远保持着对于它的鲜明记忆,而且还往往以想象来补充它,丰富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在上述心情下写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既是辛回忆年轻时参加抗金活动的经历,又是想象中理想的战斗生活。上片由将军的营帐到整个军营再到阅兵场塑造了一个醉中梦里也不忘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摩下炙”

7、 , “塞外声”插写热烈豪迈的军营生话大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用乐器演奏悲怆的塞外曲调,真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最后以“沙场秋点兵”结束上片。一个“秋”字道出:秋天军粮充足,马肥兵壮,正是出兵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下片描写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 , “弓如霹雳” ,通过古代战场上最具威慑力的铁骑和强弩。使整首词有了强烈的动感。末句却以“可怜白发生”陡然一变由想象同到现实,由英雄的壮怀转为英雄的悲慨。辛弃疾个人的英雄气质、战斗精神渗透到了词的创作中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丰富了词的题材,并直接反映到词创作里,故辛词充满了金石之音、阳刚之气而这也正是辛词被称

8、为“英雄之词”的重要原因。在被称为壮词的篇章中,辛弃疾刻画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以表达5自己的志向。像“年少万兜鍪”的孙权,“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破敌金城雷过耳”的李广等,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寄托了辛弃疾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收复失地,建功立业。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所体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做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嘉泰四年三月,辛弃疾被派到镇江做知府。站在北固楼上,遥想当年赤壁之战,孙权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凸显了孙权的盖世武功。抒发了自己当如孙仲谋一样建功立业的决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稼轩词中最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抗金救国的大志。二: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的忠心。他希望自己向孙权和刘裕一样,有一番丰功伟绩,恢复大好河山。他的许多词句都以报仇雪耻、整顿乾坤的事业自勉,也经常以此激励他的朋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满江红建康史帅6致道席上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0、。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好“名“的。一战获胜,恢复功成,既“了却君王天下事” ,又“赢得生前身后名” ,岂不壮哉。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这种英雄志,使他的词充满了豪俊的个性和英武的气概,气魄雄大,意境沉郁,被称为“词中之龙”在另外一些词章里,辛弃疾还描绘了词人的自我形象:“季子正年少,匹马黑

11、貂裘。 ”(水调歌头)“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阮郎归)“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满江红)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 ”(一枝花)这些自我形象有三个特点:一是年少有为; 二是为建立功业而不辞劳苦;三是都满怀壮志豪情。概括来说,都是有志青年,反映出辛弃疾的奋发有为。英雄的历史使命,是为民族的事业而奋斗终生。辛弃疾词的“英雄志”集中体现之一就是异常强烈而执着的使命感:“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 ”(满江红)

12、这种跃然纸上的壮健奋7发的积极进取精神,充盈于他的各个时期和各种形式的词章之中。(二)春风侠骨“英雄气”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清代词话大家陈廷焯在云韶集评卷五中说: “稼轩词极英雄之气” 。他的许多词句中也体现了这一英雄豪气:“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种英雄豪气,一方面是辛弃疾英雄志向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使他的词章充满了超拔俊爽的风格,读其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正是他的词句感人之处。围绕在他身边的抗战词派,深受他的词风影响,影响最大的地方就是他词中的英雄豪气。陈亮词以气势见

13、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斩截痛快,风格雄放恣肆。其词风虽与稼轩词相似,如鹅湖之会后与稼轩唱和的三首贺新郎,豪气纵横,足与稼轩原唱抗衡。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有诗说:“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侠骨死犹香。”( 呈稼轩) 因崇拜其人而学其词,他的名作沁园春即是“有意效稼轩体者”,他的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为岳飞鸣不平,激昂慷慨之气,也神似稼轩。作为英雄壮士,辛弃疾的心态,常常是豪情激扬:“ 横空直把,曹吞刘攫”(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长期的压抑苦闷,又使他怒气腾涌: “狂歌击碎村醪盏。欲8舞还怜襟袖短”(玉楼春)。 “说剑论诗馀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14、水调歌头)。 “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块磊未全平”(江神子和人韵) 。激烈难平的幽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南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使他对沦陷区的土地和同胞充满怀念,他那扫清中原、收复失地的理想使他的词特别显的沉雄博大、纵横捭阖。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其实,打开稼轩长短

15、句随处可见这样的句子: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满江红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9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做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这些词不是抒写报国的雄心及英雄有志难成的忧愤,就是对南宋君臣苟安求和的讽刺。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以英雄之心写英雄之词,其英雄气浩气溢怀,力透纸背。这些词句,硬语盘空,忠愤的爱国之心历历可见。这主要是他在青少年时就表现出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激于民族大义高举起义的大旗,他有金戈铁马的战斗经历,有追杀叛徒于几万大军的金营中活捉张安国的英雄业绩,他的行为充溢着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