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4237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1基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证分析罗富民 陈向红(乐山师范学院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摘要:汶川地震对震区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传统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下,形成了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为了摆脱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实现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地震灾区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将主要依赖于旅游经济增长源泉、旅游经济增长机制和旅游经济增长结构三个方面的转变得以实现。关键词:地震灾区 旅游经济 增长方式一、汶川地震灾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1、地震对灾区旅游资源的破坏汶川地

2、震的重灾区是四川省重要旅游资源聚集区之一,特别是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雅安等六个市州,拥有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 4 大世界遗产,有 2 个国家 5A 级景区,12 个国家 4A 级景区,12 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1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个国家地质公园,15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9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 个全国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8 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 。此外,还有一大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沿龙门山麓形成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

3、游地。然而,地震灾害不仅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也对该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统计,在上报的 497 个旅游景区中,完全损坏的有 56 个,占总数的 11%;中度损坏的有 232 个,占总数的 47%;轻度损坏的有73 个,占总数的15%,未受影响的有 136 个,占总数的 27%2。见图 1:在上述遭受破坏的景区中,位于震中区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古建筑、古文物、旅游基础设施损失尤为严重。景区内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毁损,伏龙观、城隍庙文物、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古建筑以及景区内的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 30 亿

4、元。此外,龙池景区和虹口景区部分山体滑坡、坍塌,龙池景区山门被毁,景区内生态环境和原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虹口景区漂流项目基础设施被毁。而位于彭州市内的龙门山(银厂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基本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SO914)2 上述数据来源于四川汶川地震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图 1: 汶 川 地 震 灾 区 旅 游 景 区 损 坏 情 况完 全 损 坏11%中 度 损 坏47%轻 度 损 坏15%未 受 影 响27%2被毁。丹景山风景区、回龙沟风景区、葛仙山风景区等各大景区也损毁严重。整个地震灾区共有 65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 119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

5、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文物损毁 1839 件,其中珍贵文物 151 件(席涛、范军等,2008) 。2、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5.12”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了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多种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综合分析技术,从地表植被、农田生态系统、河道水体、自然保护区以及消、杀、灭药剂等几个方面,对受灾的汶川等36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预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面积为190.86 km,占灾区总土地面积的0.19%;灾区林、草地预计受损164.96 k

6、m,占灾区林、草地总面积的0.22%;灾区农田预计毁坏57.77 km,占灾区农田总面积的0.29%,受损农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灾区发生河道阻塞34处,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北段的平武、北川、江油、青川、茂县等山体大量滑坡的县市;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主要生活区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44 km,受损林地面积比例为0.28% ,给大熊猫的取食造成了严重威胁 (徐新良、江 东等,2008)。二、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1、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结合旅游经济的特性,本文认为旅游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投入旅游生产要素,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旅

7、游市场交易效率以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而从已有的文献看,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众多,归纳起来大体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人才、经济基础、科技和制度等几个方面。然而,从旅游经济发展角度看,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提高,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罗明义,2001)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也是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生态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密不可分。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把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其他要素和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用图 2

8、表示:图 2: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增长在图 2 中,纵坐标表示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横坐标表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AC 曲线表示的是在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最大投入量为 OA,其他生产要素最大投入量为 OC 条件下,为生产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各EbEa其他要素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O A BC Iab3种组合;BC 曲线与 AC 曲线类似,只是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由 AC 曲线的OA 增加到了 OB。a、b 为两条旅游产出曲线,由于 b 曲线离原点 O 的距离较远,因此 b代表的旅游产出水平大于 a 。Ea 、Eb 分别是 a、b 曲线与 A

9、C 和 BC 曲线的切点,表示的是达到 a、b 产出水平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OI 曲线为旅游产出的扩展线,是由包含Ea、 Eb 两点在内的众多的均衡点连接而成,它表示在既定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条件下旅游经济的最大产出。由该图可知,当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时(固定在 C 点)随着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投入要素的增加(由 A 点增加到 B 点) ,旅游经济的产出水平由 a 增长到 b。由此可见,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旅游经济增长可以由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投入量决定,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与旅游经济产出水平成正比关系。2、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如前所

10、述,地震灾害给灾区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种破坏直接减少了地震灾区在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可使用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从而形成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突出表现可用于旅游产品生产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制约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与旅游经济产出水平成正比关系,资源与环境约束必然会降低地震灾区旅游经济的产出水平。而这种影响机制,可以通过把图 2 中的产出扩展线和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单列出来考察,如图 3 所示:图 3: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图 3 中,OC 表示地震

11、前旅游资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OA 表示的是由于地震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投入量随之下降。纵坐标表示的是旅游经济的产出水平,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的旅游经济总量。由于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投入量与旅游经济产出水平成正比关系。因此,当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投入量下降时,旅游产出水平即旅游经济总量也沿着扩展线 OI 由产出水平 c 下降到 a。3、小结综上所述,地震灾害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了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造成了该区域旅游经济产出水平的下降。并且在短时期内遭受破坏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难以恢复,这

12、种约束将具有持久性。因此为了恢复和重建地震灾区的旅游业,实现旅游经济的有效和可持续增长,传统的仅仅依靠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数量投入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生转变。三、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施旅游产出水平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O A CIca4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旅游经济增长中的投入要素与推动机制的抽象和概括(赵昌云,1996) 。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它反应了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二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机制,它反应了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其他旅游生产要素以何种机制相互结合;三是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构,它是旅游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和内容。旅游经济增长方

13、式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实质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韩攻丽,1999) 。由此可见,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转变:1、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转变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质是通过投入旅游生产要素,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交易效率以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因此,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增加旅游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另一方面则依靠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效率。而地震灾害使灾区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些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从而直接减少了旅游经济增长中所需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生产要素的可

14、用量。因此,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就应该由增加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投入量向提高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的使用效率转变。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因此,要实现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转变,提高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使用效率,就必须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旅游制度的创新。首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旅游产品生产中的运用。旅游科技基础薄弱、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低是制约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在旅游产品的生产中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但造成旅游产品缺乏活力,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求新、猎奇心理,而且造成在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旅游资源

15、与生态环境的浪费。因此,要实现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转变,提高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生产效率,就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在旅游产品生产中的运用。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地震灾区旅游景点的重构与再造,设计、开发、制作新的旅游纪念商品,实现旅游线路和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创新组合;二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工艺创新,改进旅游相关的各项服务手段,如交通、通讯、食宿、游览、娱乐、安全、旅游商务、受理投诉等,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运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地开发旅游景点和休闲活动的文化内涵,对某些特殊景点和服务设施进行多功能化的综合设计。通过这些措施,地震灾区便可以在有限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下,创造更多,更富有价值的旅游

16、产品,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其次,加强旅游制度创新。地震灾区传统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旅游管理体制、旅游企业制度以及旅游市场机制的创新步伐缓慢,其结果导致了旅游资源难以转化为旅游资本,旅游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不高。突出表现在,虽然四川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固定资产存量高于东部一些旅游经济发达省份,但是由于产出效率和交易效率低,旅游总收入和接待的旅游人次还是落后于这些地区。因此,要实现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转变,提高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生产效率,就应该重视旅游制度创新。一是,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促进地震灾区旅游经济发展得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旅游企业制度创新。对民营旅游企业,要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国有性质的旅游企业要建立健全委托代理制度、监督与竞争激励机制;三是,旅游市场制度创新,建立并完善旅游经济增长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人才市场、企业家市场、产权市场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地震灾区现有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要素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并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