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C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40105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C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C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C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C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解析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

2、尧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于杞。”又把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郡县制1【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周武王把古代帝王的后代、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说明西周推行分封制,故A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春秋时期出现郡县制,排除D。2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图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产生于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魏晋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由图片中牛的数量可知,该耕作技术为一牛

3、挽犁,结合所学知识,其出现于东汉时期,故本题案为C。3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赋税ABCD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农民的生产通常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庭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家庭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赋税,符

4、合题意。因此C项正确。4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都冲击了当时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ABCD4【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企图通过强调道德来教导民众服从统治,忽视人的基本欲求,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所以朱熹的理学和阳明心学都成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思想,正确,C符合题意。5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

5、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侵入中国,洋纱洋布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B项。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因循守旧D变法革新6【答案】D【解析】材料“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梁启超的变法革新思想,故D正确;A、B、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7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中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6、”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这份诏书宣告了A中华民国的诞生B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辛亥革命彻底胜利D反封建革命任务完成7【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溥仪皇帝发布退位诏书,该诏书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B正确;中华民国诞生于1912年1月1日,是在溥仪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之前,故A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不能说是彻底胜利,故C、D错误。8“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在这一誓词激励下的革命运动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C是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D表明第一次国

7、共合作最终成功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伐战争的背景。北伐战争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故B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错误;南昌起义是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C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失败了,故D错误。9某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获的。”此“政治局扩大会议”指的是A中国共产党“三大”B中国国民党“一大”C遵义会议D政协会议9【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第五次反“

8、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纠正了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故C正确。10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中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从这一思想出发,毛泽东撰写了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可以判断出该著作发表于1956年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因此C项符合题意;新

9、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A项排除;论联合政府是在1945年七大上发表的,B项排除;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D项排除。11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11【答案】C【解析】材料中周恩来认为中国要积极发展同新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中国不单纯

10、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故选C项;A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新型区域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2下图是1979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截图,下列表述与这期头版内容相符的有宣布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提出了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阐明了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ABCD12【答案】D【解析】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宣布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并且大陆方面停止炮击金门,真正实现了两岸停火,表述正确,故选D;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故排除。13出现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趋势的政策因素是A苏

11、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B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C合理调整工商业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13【答案】B【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与1960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政策因素,排除;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排除C项;D项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4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ABCD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

12、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C项符合题意。15新中国成立后,国人拜神意识普遍消退,财神崇拜进入短暂休眠状态;20世纪80年代,财神信仰又被唤醒,商家普遍供奉财神赵公明的神像或牌位。这说明A社会环境影响思想观念B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恢复C“双百”方针的恢复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5【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国人拜神意识普遍消退。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人追求财富成为时尚,故财神信仰又被唤醒,故A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但供奉财神不属于宗教信仰,故B不符合题意;“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

13、方针,有利于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故C不符合题意;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16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A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B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C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16【答案】B【解析】材料“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是梭伦改革中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不是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故A错误;

14、伯利克里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C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典民主政治确立,故D错误。17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费奇诺认为,灵魂作为宇宙中介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功能,宇宙符号从灵魂那里穿过,再折射到其他事物之上,灵魂尽管与人有所区别,但灵魂与“爱”必须通过作为“中项”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一思想A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B否定了上帝的存在C冲破了神创人的谎言D肯定了宗教的价值17【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费奇诺认为灵魂只有通过人才能以爱连接万物,这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上帝,且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把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并未否定上帝;C项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材料并未提及;D项错误,材料只是肯定了人的作用,并没有肯定宗教的价值。18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非洲,逐渐适应了当地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这A影响了非洲气候环境B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C推动了当地经贸发展D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传入非洲使非洲人口易于获得食物,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玉米适应了非洲的气候环境,不是影响了非洲气候环境,故A排除;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玉米成为可靠的食物来源并不等于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