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9310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嘉兴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全word)高清(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环节活动内容我的教案集备反思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了解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初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比较各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的差异,说出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通过学习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会人地协调关系,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习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习难点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交流观察与发现学习借鉴比

2、较与探究比较与探究多媒体情境导入: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地理景观也就有所不同。你能说出这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地理景观的分布及差异吗?教师点拨:P2课本上四幅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请同学们对照P3地图,在四幅景观图片上填写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新授:(板书)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多媒体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将我国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时,在中国地

3、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诊断提问: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2.我们的家乡枣庄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枣庄市属于北方地区)学法指导: 同学们简单的画个“十字” 型或手写体“X”型,在空白处写上. ,用来记忆四大地理区域。在两条线上标注A.B.C作为区域分界线,在线上填写出主要的山脉并分析各自的划分依据。启发式讲述:同学们刚才描绘的界线A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北段,这里是什么山?(大兴安岭)其实这条界线是由五个山脉组成的,你还能记得吗?(大兴安岭、阴山、

4、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五个山脉是夏季风所能影响的最远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A的确定依据是?(夏季风能否影响)启发式讲述:界线B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B的确定依据是?(气温和降水,也就是气候。)启发式讲述: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几阶梯?(第一阶梯),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这些山脉也是我国哪两个阶梯的分界线?(第一和第二阶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C的确定依据是?(地势)教师强调:由此我们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

5、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学生观看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图片。 第一幅景观是沙漠,分布在我国的西北。 第二幅景观是林海雪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第三幅景观是高寒牧场,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第四幅景观是水田,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学生在P2课本填写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学生观看地图,在课本上标注A B C三条界线并描画一遍,观察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学生活动:1.界线A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山脉(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也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因素。2.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6、山脉 河流(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我国一月 等温线,也是年等降水量 毫米线穿过的地方。所以界线B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和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4.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学生活动)利用空白纸按照老师的要求描画,标出主要的分界线和区域名称。学生观看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学生得出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学生观看我国冬季气温和降水量图学生得出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学生观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学生得出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

7、是地势因素。通过观看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进行区域划分的必要。通过图片观看和区域名称的填写,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区域地理位置的落实。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实际描画,进一步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圈、点勾、画的学习习惯。结合简单绘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对比,运用头脑分析,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衔接与过渡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比较与探究

8、分析与归纳新授:(板书)二、秦岭淮河一线多媒体展示图片秦岭印象教师讲述: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而绵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中部,冬季阻挡减弱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北上,使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南北橘树的差异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北则为枳 教师点拨: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还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在它的南北两侧,地形、水文、农业生产、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学生观看图片并注意比较秦岭南北两侧的差异。学生:秦岭是高大而雄伟的山脉,其南

9、北两侧景观差异明显。北侧树木落叶种植苹果,南侧树木常绿可以种植茶叶。学生思考:说说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依据!秦岭淮河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线 带与 带 地区与 地区 流域与 流域河流有无 界线等温线 阔叶林与 阔叶林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秦岭淮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用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归纳,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扩展思维。衔接与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依据气候和地形差异,划分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每一个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特征,其内部就具有相似性

10、,我们就可以运用综合法来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而不同的区域则能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就可以运用比较法来对比、分析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新课结束与知识迁移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重点是四大区域的范围和界限,我们还要加深对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理解。(课下作业)课堂延伸: 通过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们发现,地形与气候的差异是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各个区域自己较明显的地理特色当然也决定了每个区域内部有着其相似的工农业发展状况。讨论:为了把我们伟大祖国四大区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请你提点小建议?A

11、、 。B、 。通过老师的总结进一步升华了所学内容,强化了对重点知识的记忆。课堂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师重视了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地理知识,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本节课教师强化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力争去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学习思

12、路,便于今后的教学与学习。针对本课的不足或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力争全面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关爱照顾最不会学习的学生。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也能产生乐趣,分享地理学习的成果,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2.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现实生活,用生活的知识来学习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区域特征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

13、差异。(基础目标)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四、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学习新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自学练习。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一线以北,东临 海和 海。2地形:以 和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