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39156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浙江省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共81张PPT)(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浙江 21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2 题 6分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知十 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女 弗如也 论语 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 述而 1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 论语 先进篇以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四科 区分 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2分 2 一说 吾与女 弗如也 中的 与 为连词 可断为 吾与女弗如也 根据这样断句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4分 五年高考 A组自主命题 浙江卷题组 答案 1 德行言语 2 平等待人 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 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 或同有某种不

2、足 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善于勉励 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 用舍行藏 的修养 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 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 意在安慰子贡 并勉励他取法乎上 再加深造 解析 1 如果能记得 论语 先进 中评判孔子弟子的那段话 就很容易 如果不记得 可以根据所给的文段做推断 子贡赞赏颜回 即颜渊 孔子也赞赏他 在 论语 中 孔门学子崇尚的学问主要是做人的学问 故可推断颜渊属于 德行 标兵 在 论语 中 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很多 从第一段材料中也可看出子贡很会说话 故可推断子贡为 言语 标兵 2 从这句话本身来分析 在学生面前称赞另一学生 把自己放在与同自己说话的学生同等的地位上 说自己也不如 包含两

3、重意义 很平易近人 说 我和你一样 放低姿态 平等待人 尊重他人 善于赞扬 也善于鼓励 对某方面较落后的学生 既承认他的差距 又不是批评他促他进步 而是说 我和你一样 包含着我陪你一起追赶的意思 译文 孔子问子贡说 你和颜回谁更好一点 子贡回答说 我怎么敢和颜回比较 颜回听说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 我听说一件事只可以推知两件事 孔子说 不如啊 我同意你的话 不如啊 论语 公冶长 孔子对颜渊说 被任用就出仕 不被任用就退隐 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论语 述而 2 2016浙江 23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 2 题 5分 墨子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 一国可倍也 大之为政天下 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

4、非外取地也 因其国家 去其无用之费 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 其发令兴事 使民用财也 无不加用 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 民德 不劳 其兴利多矣 注 加用 更有用 更有价值 德 通 得 1 从这段文字看 节用 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 1分 2 根据选文 理解并概括墨子的 为政 思想 4分 答案 1 去无用之费 2 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合理地节约用度 珍惜人力物力 减轻百姓负担 解析 1 本题考查形式为填空 实质是要概括本段文字的核心内容 本段文字 从圣人为政说起 谈到节省费用对为政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 本段文字的中心即是从为政需要谈节约费用 即原文中的 去其无用之费 这便是符合要求的答案 2

5、 回答 为政 思想 即治理国家的措施 这一小段文字有三个层次 从文中句号也可看出来 第一个层次是论点 圣人施政的结果 第二个层次为不掠夺土地 根据国家实际情况而去无用之费 第三个层次为用财不费 民德不劳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概括出墨子的 为政 思想即可 译文 圣人在一国施政 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 大到施政于天下 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培增长 这种财利的加倍 并不是靠向外掠夺土地 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 因而足以加倍 圣明的君主当政 他发布命令 举办事业 使用民力和财物 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 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 民众能不劳苦 他兴起的利益也就很多 3 2015浙江 23 24 阅读

6、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5分 知言者 尽心知性 于凡天下之言 无不有以究极其理 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 盛大流行之貌 气 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 失养故馁 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 则有以明夫道义 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 养气 则有以配夫道义 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 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 1 根据材料可以判断 朱熹这段话是对 孟子 中 我知言 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 2分 2 从画线句中概括 知言 和 养气 的功能 3分 答案 1 浩然之气 2 知言 能明道义 于事无疑 养气 能配道义 于事无惧 解析 1 答案句是孟子名言 材料是对孟子名言的解释

7、2 分别以 知言 养气 为陈述对象压缩两个分句 并且注意句式的一致 4 2014浙江 23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5分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 季氏 子曰 孰谓微生高 直 或乞醯 焉 乞诸其邻而与之 论语 公冶长 注 微生高 春秋时鲁国人 醯 x 醋 1 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观 1分 2 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 对孔子这种评价 你怎么看 4分 答案 1 择友 2 第一问 醋是小物 有就说有 无就说无 微生高应据实相告 而他却向邻居求讨 以应求者 用意委曲 并非正直之人 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 孔子的评价是

8、正确的 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 要正直 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 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解析 1 第一则材料表明了孔子的择友观 哪三种朋友可交 哪三种朋友不可交 对朋友类别的取舍原则就是择友观 2 孔子认为 别人来借小东西 有就是有 没有就是没有 不必向别人去借来表明自己的善良 所以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至于对孔子评价的看法 只要言之有理 文从字顺即可 5 2013浙江 23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下题 5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 学而 子曰 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论语 宪问 箪食瓢饮 不改其乐 子路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皆所谓不

9、耻 者 宋 真德秀 西山读书记 1 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 2 根据上面的材料 简析孔子的观点 3分 答案 1 颜子恶衣恶食 2 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 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 故处贫难 处富易 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 更要安贫乐道 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 更要谦逊好礼 解析 1 箪食瓢饮 的典故出自颜回 即颜子 由 衣敝缊袍 而不耻 可得知 不耻恶衣恶食 前一空难度小 后一空难度大 2 本题可分为两个层次作答 首先是对贫富两种人生状态的认知 然后是孔子对在贫富两种境遇中的人格操守的肯定与赞美 注意在子贡和孔子的问答中 孔子的观点有明显的倾向性 这应是答题要点 1

10、 2015福建 8 阅读下面的 孟子 选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 舜以不得禹 皋陶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 注 为己忧者 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 教人以善谓之忠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 滕文公上 注 易 修治 耕种 1 尧 舜的 忧 与农夫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3分 2 为什么说 为天下得人难 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3分 B组统一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 答案 1 要点 忧 的内容不同 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 尧 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 意思对即可 2 要点 得人 中的 人 是治国理政的人才 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 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

11、 这种人才十分稀有 很难找到 意思对即可 解析在弄懂文段意思的基础上 结合题干要求分析 概括 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 舜把得不到禹 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 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 是农夫 把财物分给人叫惠 教人行善叫忠 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 因此 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 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2 2015北京 15 根据要求 回答问题 6分 论语 侍坐 篇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 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 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 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 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

12、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1分 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 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 有人认为 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 你赞成哪一种 请说明理由 5分 答案 曾皙孔子曾皙孔子 不同之处要点一 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 曾皙一次发问 孔子一次作答 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 孔子三次作答 要点二 第二种解读认为 曾

13、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 直到最后二人也没有谈拢 孔子关注的是 为国以礼 应该谦虚 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 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 他不想从政 有出世倾向 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 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 哂之 就应该也对求和赤 哂之 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 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 示例1 赞同第一种解读 理由是 孔子的关注点在于 为国 是否 以礼 是否谦虚 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 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 反衬子路不够谦虚 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示例2 赞同第二种解读 理由是 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 生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

14、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 曾皙一再追问 孔子耐心作答 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解析 注意审题 这里只有孔子和曾皙在对话 一问一答 区分发问者和回答者即可 本题利用不同的断句来考查考生对于文本效果的认识 是一道很新颖的题目 做题时要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注意选定立场 态度要明确 不要模棱两可 题设比较偏向于第二种解读 建议选择第二种解读进行分析 首先应分析两者的不同 阐述一人自问自答和两人对话的差别 然后从语句表达和人物性格两方面入手分析 译文 曾皙 说 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 说 要用礼来治理国家 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 所以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何以见得方圆六七

15、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 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 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 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 那么 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 3 2013福建 9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完成后面题目 6分 子曰 躬自厚 注 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论语 卫灵公 孟子曰 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 注 厚 重 与 薄 相对 1 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 2 两个选段中 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4分 答案 1 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或 严于责己 宽以待人 意思对即可 2 要

16、点 孔子的话侧重点是 少责备别人 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 孟子的话侧重点是 如果不如别人 不要怨恨别人 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抓住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和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 就可以得出 严于责己 宽以待人 的观点 2 孔子的话重在强调 宽厚待人 少责备别人 而孟子的话重在强调 要从自身找原因 读懂原文是关键 1 2012浙江 23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5分 论语 乡党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这段文字 据唐人陆德明 经典释文 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 问马 1 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 马的态度 2分 2 对照孔子的仁爱观 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 C组教师专用题组 答案 1 贵人贱马 人 马并重 或 先人后马 2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 但 人 马并重 并非孔子的本意 因为孔子的 仁 并非兼爱 他主张在 亲亲 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 1 不同标点断句 表达不同的意思 主要区别在于 论语 中的理解是 不问马 而 经典释文 中的理解是问马 只不过是后问 2 本题具有开放性 但要在对孔子思想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