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38670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1.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鼎,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2“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

2、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3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4.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 )A. 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B. 精

3、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 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5.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 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 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 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 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6.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的排序反映了人们的等级和身份状况。但到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更是出现了“绅商

4、”、“儒商”。这说明( )A. 江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较快 B. 中国小农经济已经开始解体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 标志着中国已开始社会转型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8.下表为近代山东乡村经济的调查记录。据此推断,当地()A手工业逐步近代化B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农业生产收益下降D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9.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5、”。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10.下面是近代中国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8721913),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 B. 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C. 民族企业发展导致外商企业增速缓慢 D. 政府支持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11.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

6、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 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2.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7、13.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 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B. 金银未转变为原始资本积累C. 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D. 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1418世纪前期法国和英国政府都面临较严重的债务问题。在法国,公债概念很难得到推广,债务问题使政府几乎信用扫地。但在英国,债务被认为是国债,国家的财富是国家债务的后盾。对此不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波旁王朝

8、对人民的压榨 B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C启蒙思想传播程度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15.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B.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16“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

9、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17.1950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09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A经济体制的变革 B所有制的变革 C分配制度的变革 D盐业自主权扩大18.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

10、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19.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2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

11、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第卷(非选择题)二、 材料解析题(4小题,共60分)21.经济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

12、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摘编自冯芸 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4分)并分析其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经济政策(2分)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22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

13、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

14、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9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7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时间人物观点1848年徐继畲南洋诸岛国,苇航闽粤,五印度近连西藏。汉以后、明以前,皆为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全)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瀛寰志略1872年李鸿章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