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鲁科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38238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鲁科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鲁科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鲁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鲁科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2014 2015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 理 试 题 第 卷 选择题 共48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4 分 共 48 分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 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 正确的说法是 A 牛顿应用 理想斜面实验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观点 B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 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 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D 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2 汽车以 2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

2、线运动 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 s2 那么开始刹车 后 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 1 B 1 3 C 3 4 D 4 3 3 甲 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 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t 时间内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0 2t 时间内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t 时刻两车再次相遇 D 在 t 2t 时间内的某时刻 两车相遇 4 竖直上抛的物体 又落回抛出点 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有 A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 时间相等 位移相同 B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3、 C 整个过程中 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 D 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 v0 10 m s 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 时间内的位移总 是不变的 5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 m2 悬点 a b 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 不计一切摩擦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由图可知 A 一定等于 B m1一定大于m2 C m1一定小于2m2 D m1可能大于2m2 6 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1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 在劈的 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体 A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于 A上 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 在 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始终保持静止 用f 和 N分别表示地面对劈的摩擦

4、力及支持力 则 A cosfF B sinfF C 12 sinNm gm gF D 12 cosNm gm gF 7 如图所示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 A的左端紧靠 竖直墙 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把 A向右移动少许后 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B对墙的压力增大 B A与 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 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8 如图所示 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 的粗糙斜面上 a b 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 b 的右端用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 开 始时 a b均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细绳上

5、有拉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b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C 细绳剪断瞬间 b 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 D 细绳剪断瞬间 a 所受摩擦力不变 9 如图所示 一些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台阶式自动扶梯 为了节约能源 在没有乘客乘行 时 自动扶梯以较小的速度匀速向左上方运行 当有乘客乘行时自动扶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 两个阶段运行 则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 A 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 B 乘客经历先超重再失重 C 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先指向右下方 再竖直向下 D 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 所以不能确定 10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面上 水平恒力F 拉着小车和木块 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小车质

6、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它们 的共同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在运动过程中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mg B 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a C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mF m M D 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m M a 11 质量为 1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从t 0 时刻起 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拉 力作用 2 s 后撒去拉力 在前4 s 内物体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整个运动过程中 该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 N B 第 1 s 内受到的拉力大小是2 N C 在 4 s 末回到出发点 D 在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 5 m s 12 如图甲所示 倾

7、角为30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 有一质量m 0 8 kg的物体受到平 行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 其大小F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t 0 时刻物体的速度 为零 重力加速度g 10 m 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 1 s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B 第 2 s 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 C 2 3 s 时间内物体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第 3 s 末物体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52 分 二 实验题 每小题6 分 共 1 2 分 1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实验时采用50 Hz 交流电打点得到 一条纸带 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每5 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

8、 并在相应点下依次标明A B C D E 测量时发现B点已经模糊不清 于是他测得AC长为 14 56 cm CD长为 11 15 cm DE长为 13 74 cm 则打 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 s 小车运动的加 速度大小为 m s2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为 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和 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图乙中的F 与 F 两力中 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在实验中 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 那么实验 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变 或 不 变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9、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三 计算题 共40 分 1 10 分 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 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 0 10 s 内 汽车先以加速度a1 2 m s2 做匀加速运动 2 s 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6 s 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0 s 时恰好停止 求 1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 10 s内汽车运行的位移 3 在满足 1 2 问的加速度和位移的条件下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时间及运动过程 中的最大速度 2 10 分 如图所示 在水平面上行驶的小车上 有一小球A和一木块B 当小车向左减速 时 系着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0 小球和木块

10、都相对小车静止 已知小球的质 量 m 2kg 木块的质量M 4kg g 10m s2 sin370 0 6 cos370 0 8 求 1 小车的加速度以及细线对A的拉力 2 木块对车厢底面的作用力 大小和方向 3 10 分 如图所示 一滑块以 0 1m sV 的速度从 A点开始进入轨道ABC 已知 AB段斜面倾角为53 BC段斜面倾角为37 滑块与AB斜 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1 0 5 滑块与 BC段动摩擦因数为 2 0 75 A点离 B点所在水平面的 高度 1 2mh 滑块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 不计在B 点的机械能损失 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 取 2 10m sg sin37 0 6 c

11、os37 0 8 求 1 求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 2 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 1 秒内发生的位移 4 10 分 如图 质量 2m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 A B 间距 L 20m 用大小 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 经 20t s 拉至B 处 已知 cos370 8 sin370 6 取 2 10 gm s 1 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用大小为30N 与水平方向成37 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 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并 能到达 B处 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2014 2015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 理 试 题 第 卷 选择题 共48 分 一

12、选择题 每小题4 分 共 48 分 1 BD 2 C 3 BD 4 CD 5 AC 6 AC 7 C 8 ACD 9 C 10 BC 11 A 12 C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52 分 二 实验题 每小题6 分 共 1 2 分 1 答案 0 986 3分 2 58 3分 2 答案F 不变 B 每空 2分 三 计算题 共40 分 1 10 分 解析 1 在 2 s 末由 v1 a1t1 解得 v1 4 m s 由 v1 a2t3 解得 a2 1 m s2 2 由 x1 v1 2 t1 解得 x1 4 m 由 x2 v1t2 解得 x2 16 m 由 x3 v1 2 t3 解得 x3 8 m 所以 x x1 x2 x3 28 m 3 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 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 时间最短 速度最大 由a1t4 a2t5 x a1 2 t2 4 a2 2 t2 5 解得 t t4 t5 221 s vm 421 3 m s 答案 1 1 m s2 2 28 m 3 221 s 421 3 m s 2 10 分 1 a 7 5m s2 T 25N 2 F 50N 与水平方向成53 度 3 1 sm 52 2 6 5 4 1 0 5 2 t 1 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