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6229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脑瘫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痉挛型的训练方法 (原则) 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 (1) 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

2、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

3、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4、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

5、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

6、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1) 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

7、收尾,反复操作。(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训练手法: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 其训练方法如下: 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 被动手指屈伸训练。 上肢带关键点控

8、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 抱球姿势。 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 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 中线活动的促通。2、 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 其训练方法如下: 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 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胭绳肌牵张训练。 髂腰肌牵张训练, 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 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 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

9、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 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 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 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 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 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 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4、 增强体轴性旋转

10、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 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 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5、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取决于头部的位置,躯干肌负重能力,头躯干和肢体之间的协调能力。 先进行坐位的保持训练。 能独坐后进行前方、左右、后方平衡,重心转移、复原的感觉训练,可借助Bobath球、平衡板进行训练以增强训练难度。6、 爬行训练。 四爬位的保持。 四点、三点、两点支撑负重平衡训练。 训练爬行。 7、跪位训练。 扶物双膝跪训练。 不扶物双膝跪。 单腿跪训练。 8、立位及立位平衡训练:坐位到立位;跪位到立位;单腿站立;下蹲起立训练;立位平衡训练。 9、步行训练:步行需要有一定的平衡能力、重心转移能力以及主动屈髋屈膝及足背屈功能。 独站完成后,可利用助行器、步行阶梯、平行杠练习行走,若有双下肢交叉可利用外展步行板进行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