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735678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历史模拟卷2020.2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东汉光武帝时规定,对被察举的茂才和孝廉,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

2、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一规定A打破了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C增加了全国学子出仕的途径 D扩大了地方政府选官权力2.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3.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

3、成为社会时尚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4.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的历史现象或变迁是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5.清朝康熙中期以后,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清朝发展快 B工商业的发

4、展倒逼政府限制特权C清政府对工商业经济持扶持态度 D工商业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6梁启超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构想出一个“文学之盛,国力之富,冠绝全球”“黄白两种人权利平等、互相亲睦”的国家形象。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小说A带有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 B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渠道C体现了国人对专制的反抗 D回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7.1916年,“双十节”庆祝活动规模盛大,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庆祝活动的纪录。正如某报道所称:“共和重昭,阴霾肃清,人民皆以诚意祝祷盛况,迥非往年所可比。”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新文化运动已席卷全国 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C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D复辟帝制行为有违潮流 8.新青年创

5、刊之初,宣传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收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9.20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在国内全面推行农村合作社,广泛建立合作金库,为农民提供农贷资金,并培养各级合作指导人员。政府此举意在A.保障长期抗战 B.维护统一战线 C.消灭边区政权 D.应对经济危机10.下表所列史实说明1949年以前部分学者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1952年6月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反对国际奥委会制

6、造“”的错误做法,甚至不惜退会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 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 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11.雅典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因此在这个时期奢华的墓葬纪念物几乎看不到。这说明A贵族是雅典城邦的主体阶层 B贵族始终有强烈集体荣誉感C雅典公民受到人文精神熏陶 D雅典政府剥夺了贵族的自由12.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它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

7、以上文献说明了罗马教会 A.强调教会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禁止教会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C.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D.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13.学者指出:“达文西通常被归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但他的想法却不完全与一般认为的文艺复兴特色吻合。”这位学者接着引用达文西的话:“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只是大自然的继子,而不是亲生子,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这位学者欲说明达文西 A.善用比拟和譬喻,论述的方法独树一格B.主张研究古籍才为首要,探索自然为次C.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D.认为人为万物之灵,表现出独特宇宙观14.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

8、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 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 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15.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A. 冷战态势尚未形成 B.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 C. 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D

9、.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16.(9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68年,位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统治后期的诸侯王)墓中首次发现金缕玉衣。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敛服,一般用金缕、银缕、铜缕来缝制玉衣。在探究“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否能作为诸侯王僭越等级制度的证据”这一主题时,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如下史料。材料一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未见关于“玉衣”的记载。材料二 东汉卫宏的汉旧仪(记述西汉历史)记载,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材料三 东汉班固的汉书(记述西汉历史)中只见“玉

10、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材料四 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述东汉历史)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材料五 截至2011年,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西汉东汉汉高祖到汉武帝汉武帝后前期中后期金缕7600银缕1224铜缕01310请就“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否能作为诸侯王僭越等级制度的证据”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材料和史实,说明理由。(9分)17.(12分)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联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齐、鲁、晋、郑等文化先进的中原诸侯自称为“中国”、“诸华”或“华夏”,居住在中原外缘的秦、楚、

11、吴、越乃至于燕等,则被称或自称为“夷狄”。随着秦、楚、吴、越等参与中原的争霸,不断交融,至战国,七雄并称“诸夏”,同列“中国”。与春秋时代以前 “夏夷之防”、华夷贵贱尊卑的的观念不同,当梁襄王问孟子何以安定天下时,孟子答曰:“定于一”。荀子也提出 “四海之内若一家”。史记“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十二本纪”记载的是从五帝(黄帝华夏始祖、颛顼、帝喾、尧、舜)夏商周秦到汉武帝。司马迁将原属戎狄之秦纳入“本纪”,让蛮夷之楚、吴、越进入“世家”,为蛮夷之“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等立传。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12、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材料二 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

13、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1)依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华夷观”的内容,分析其“华夷观”形成的背景。(8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特点。(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的“西进运动”将芝加哥周边的“大西部”开垦为田地。雨量充沛时,这块处女地的作物产 量惊人。但要将丰收的物产运到东海岸或海外的城市消费者手上,要靠铁路网和运河将位于大湖区、密西 西比河流域和更西边地区的零散农田连接起

14、来,这问题才解决麦考密克将他所发明的收割机引进芝加 哥,并在1847年在该地开设工厂。他的公司进一步改良该收割机,谷物产量跟着收割机销量一起提高 于是,美国的家庭农场花钱购买这省力机器降低生产成本,为美国东部和欧洲的饥饿人口提供便宜的粮食。摘编自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大豆及其大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上走俏,大豆种植面积急剧扩大,1910年大豆种 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 o 19271929年,南部大豆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 2% ,北部占 34. 5% o中东铁路沿线西起萨尔图,东至牡丹江,南至宽城子,北达松花江支流旺河,几乎遍地都是大豆,已 经很少见到高粱。东北传统农作物供自己食用的主粮高粱和玉蜀黍,种植面积从1910年占总种植面积的 60%减少到1930年的45%。摘编自李占才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大西部”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