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3860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第二学期宝山区高三物理质量抽查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A)原子还可再分(B)原子核还可再分(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 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发现在不透明圆板的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产生这个亮斑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衍射(C)光的折射(D)光的干涉3 用粒子(42He)轰击氮核(147N),生成氧核(178O)并放出一个粒子,该粒子是( )(A)质子(B)电子(C)中子(D)光子abx/my/cm4 如图

2、所示,为机械波a和机械波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波的速度比a波的速度大(B)b波的波长比a波的波长大(C)b波的频率比a波的频率大(D)这两列波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E5 如图所示,有一定质量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广大的匀强电场E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若剪断丝线,则带电小球将( )(A)仍保持静止(B)水平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D)沿绳斜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6 质量为m的石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所示,那么( )(A)

3、因为速率不变,所以石块的加速度为零(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石块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7 当两分子间距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大了,则可以判定在此过程( )(A)分子力一定做了功(B)分子力一定增大(C)分子间距一定变大(D)分子力一定是引力8 如图(a)所示,置于倾角为的导轨上的通电导体棒ab,恰好保持静止,在图(b)的四个侧视图中,标出了四种可能的匀强磁场方向,图(b)中杆ab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图是( )9 起重机的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箱,如果木箱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了高度h,则起重机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4、 )(A)m(ga)h(B)m(ga)h(C)m(ga)h(D)m(ga)hErSV12R1R3R2S1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阻R1、R2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电键S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电键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池的效率变小(C)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小(D)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11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恒力F的作用向左运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则关于物块与弹簧接触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F(A)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当物块刚

5、与弹簧接触时加速度最大(D)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12 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U形管位于竖直平面内,A、B管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室温状态,开始时A、B管中的水银面相平,现使U形管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过一个不大的角度,待管中水银柱稳定后,保持管转动后的姿态不变。( )(A)若让U形管自由下落,则B管中的水银面将上升(B)若让U形管自由下落,则两管中的气体压强将相等(C)若将整个U形管放入热水中,则B管中的水银面将上升(D)若将整个U形管放入热水中,则两管中的气体压强将相等二、填空题(共20分)13 人们通过光的干涉或衍射现象认识到光具有_性;又通过_现象认识到光具有粒子性,总

6、之,目前人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4 若将一个电量为2.010-10C的正电荷,从零电势点移到电场中M点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8.010-9J,则该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为_J;若再将该电荷从M点移到电场中的N点,电场力做功1.810-8J,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_V。15 在桥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子,2s末速度为5m/s,方向向下,4s末落至水面,则石子的初速度是_m/s,桥面到水面的距离为_m。(g=10m/s2)At/p/atmC1.01.5147-2730B16 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的p-t图像,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V

7、B=4.5L,则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为_atm,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为_L。LabcdefBv017 如图,金属棒ab置于水平放置的U形光滑导轨上,在ef右侧存在有界匀强磁场B,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在ef左侧的无磁场区域cdef内有一半径很小的金属圆环L,圆环与导轨在同一平面内。现使金属棒ab以初速度v0从磁场左边界ef处进入磁场,则金属棒ab在运动过程中,圆环L有_(选填“收缩”或“扩张”)趋势,圆环L内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_方向(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三、综合题(共40分)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18

8、 在“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1)图(a)为实验电路图,定值电阻R0=1 ,R为滑动变阻器,矩形框B代表的是_;图(b)为实验的实物连接图,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该实物连接图。 SRR0(a)BA数据采集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b)R0R接计算机(c)00.10.21.51.61.72.11.81.92.0U/VI/A0.30.50.60.4(2)实验测得的路端电压U相应电流I的拟合曲线如图(c)所示,由此得到电源电动势E=_V;当电压传感器的示数为1.6V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W。(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c)所示,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A)05(B)02

9、0(C)050(D)020019 (14分)如图所示,长s=4m的粗糙水平面AB与足够高的光滑曲面BC平滑连接,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53,大小为11N的恒力F,当小物块到达曲面底端B点时迅速撤去F,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FABChs(1)求小物块在水平面AB上运动时的加速度a;(2)求小物块在曲面BC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h;(3)试通过计算说明小物块能否回到A点?(sin53=0.8,cos53=0.6,g=10m/s2)NMQFPB20 (16分)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竖直面内,轨道间距L=1m,底部接入一阻值R=0.

10、15的定值电阻,上端不相连接,金属导轨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m=0.5kg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其离金属导轨的上端和底部都足够长,ab连入导轨间的电阻r=0.1,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b相连,在电键S打开的情况下,用大小为9N的恒力F从静止开始向下拉细绳的自由端,当自由端下降高度h=1.0m时细绳突然断了,此时闭合电键S。运动中ab始终垂直导轨,并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试问:(1)当细绳自由端下降高度h=1.0m时,ab棒速度的大小是多少?(2)当细绳突然断后ab棒的运动情况如何?(3)当

11、ab棒速度最大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2018宝山区物理等级考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每小题题3分,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C2B3A4C5D6D7A8A9C10B11D12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3波动,光电效应148.010-9,901515,20160.65,317扩张,顺时针三、综合题(共40分)18(10分)(1)电压传感器(2分) (连线2分)(2)2(2分),0.8(2分)(3)C(2分)19(14分)解:(1)(5分)小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1分),FABChsmgN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1分)又有(1分

12、)由上面三式,推得(1分)a1=0.5m/s2(2)(4分)对于A到B的运动过程,有(1分)(1分)对于B到C的运动过程,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1分)h=0.2m(1分)(3)(5分)小物块从B向A运动的过程中,有(1分),推得,(1分)设小物块滑行的位移为,则有,s=0.4m (1分),因为(1分),所以小物块不能返回到A点(1分)。20.(16分)abmgF解:(1)(5分)对于ab棒在力F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其受力图如图所示(1分)(1分)(1分)(1分),v1=4m/s(1分)(2)(5分)abmgFAab棒先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2分),当速度减为零时再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分),最终匀速运动(1分)。(3)(6分)对于ab棒向下作匀速运动的状态,其受力图如图所示(1分)(2分),v2=5m/s(1分)因为(1分),所以ab棒的最大运动速度为5m/s(1分)P=15W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