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33760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PA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讲义教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4号黑体3号黑体1、选题目的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吉林省的具体评估研究,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所取得的初步经验,发现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为中国政府继续推广、完善和发展新型合作医疗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针对新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现状,立足于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从试点到推广这一宏观背景,发现政策制定环节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便为调整政策、完善改革提供信息。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的顺利推行。小4宋体2、选题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

2、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第一次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公共责任。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涉及政府干预机制、市场运作机制与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机整合,涉及合作医疗供求双方的利益均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自2003年7月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各地区逐渐推行,农民参合率达7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实改变了广大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现状。吉林省地区的试点结果表明: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始形成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二,农民的就医负担开始减轻,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心增强;三,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促进农村卫生事

3、业的发展。如果这个制度能够以理想的状态发展下去,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将在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根据近期的研究以及各地区的试点经验可以发现,现实与我们所期望的还存在一定距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在筹资、组织、管理、服务提供、费用控制等环节暴漏出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吉林省的实施现状,分析吉林省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为改进和完善现行制度提供信息,为即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提供经验。二、选题在国内外

4、研究的现状及个人的创新点1、国外研究现状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是该国的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阿马蒂亚.森,2000)。国外的医疗保障模式虽然对研究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过来,而是应该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中国模式”。目前,有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研究,他们运用信息经济学、医疗保险学等规范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客观的局部分析,得出中国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方面的观点和主张,主要包括:1993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资助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卫生保健筹资和提供的应用研究。这个项目由中国卫

5、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承担,展开了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和研究,并发表了系列成果(萧庆伦等,2004)。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研究员GeraldBloom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ShenglanTang发表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起到一个不可缺少的作用。认为只有将重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看成是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和职能等多项改革的一部分,其发展才有可能获得成功。TimMartineau等人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缩小,以及迅速上涨的医疗费用,已经导致农村人口对这些医疗机构的利用率大大下降。因此,主张政府要提高医疗准

6、入和限制非医疗人员进入农村医疗机构。另外,也要认真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需求,如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HengjinDong,LennartBogg等人认为国家财政给医疗机构拨款和医疗保障改变了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AdamWagstaff认为中国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干预不足及某些不恰当的干预导致了医疗服务领域出现混乱: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医疗费用高且不断上涨,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供给过剩。而作为核心的公共卫生服务却供给不足,获取卫生服务也不够公平。他强调要探索不同政策之间的联系,如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医疗保障与安全网的联系,

7、公共卫生医疗设施与个人保健服务之间的联系,公共支出与医疗服务之间的联系。另外,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兴趣,还要注意避免制度安排的频繁更替。华盛顿州立大学的ChristineWong认为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偏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方式也是没有效率的。Tufts大学的KarenEggleston认为,中国目前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低质量、低效率、医疗服务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中国农村卫生挑战世界银行与卫生部第四次部门研究第一次研讨会,2004)。2、国内研究现状小4黑体对于中国新型农

8、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0多年来,国内大量专家学者从社会学、政策学、经济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多学科角度,围绕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已有不少有价值、有影响并富有开拓性的研究和探索,对指导中国农村医疗保障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变迁分析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以及难以恢复与重建的根源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不仅自身客观存在着一定的产权关系或制度界定,而且与农村产权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破除了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集体经济体制,导致农村合作医疗特别是村以下合作医疗迅速解体(李卫平

9、等,2003)。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与发展是与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变迁,进而共同影响或决定了医疗保障体制的选择与变迁(李和森,2005)。(2)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术界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必要性方面没有过多争议。合作医疗制度虽然一度解体,但是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现象的重新出现使农民有恢复合作医疗或获得一定程度保障的迫切需求,恢复合作医疗顺应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能低层次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缓解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紧张情况

10、,对缩短城乡差距也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以前的合作医疗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医疗保障的需要,急需创新制度。在可行性问题的争议中,尽管也有对目前急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会拖垮整个国家财政的担忧,但“合作医疗可行说”仍然占优。(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选择主要集中在风险型、福利型以及福利风险型等三种合作医疗制度的选择方面。(4)新型农村合作制度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对策具体包括: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以及由于合作医疗制度的效率低下而导致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疗改革的评价与建议,2005)。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和支付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1、尤其是在筹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导致筹资困难问题(董忠波,2004)。基层工作粗放,农民参合顾虑多,县级财政的压力大,部分规定不合理,基金管理潜存危险,经办、卫生等机构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成岐,2005)。新型农村医疗中强调农民自愿参加原则的合理性及逆选择等问题(李和森,2005)。(5)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和角色问题政府的介入,既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性又能提高整个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政府应当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担当重要角色,从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实施干预、支持和调控(王延中,2002)。卫生保健的不公平是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加以遏制的,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遏制两极分化的

12、趋势(王绍光,2005)。3、评述当然,由于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国外学者很难全面了解中国的国情,因此,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多属于评价性的结论,没有也不可能详细地研究具体的问题,更缺少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均衡研究和深入系统分析。4、创新点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中从农村合作医疗需求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多,从医疗合作医疗供给方面研究的较少;从制度管理层面研究的较多,从经济运行,可持续发展层面研究的较少;对经济发达地区研究的较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的较少。作者拟从制度理念、风险应对、发展方向等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吉林省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等实际情况,对吉林省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政府责任,行政管理、资金保障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完善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1、研究方法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来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研究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抽样、典型调查等社会调查类型开展调查研究工作。2、论文结构(大纲)小4黑体绪论0.1研究背景0.2研究意义0.3国内外研究综述0.4研究方法小4宋体0.5创新点0.6基本框架第1章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1.1相关概念

14、界定1.1.1公平的正义1.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公平正义理论第2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史和现状2.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模式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基本状况第3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公平正义缺失问题及因素分析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平正义性缺失的主要问题3.1.1城乡医疗和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正义性欠缺3.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导致给付不足3.1.3基金管理和服务不规范使制度效率较低3.1.4农民对制度信任缺失和逆选择导致参保率较低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3.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陷3.2.2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

15、缴费能力不足3.2.3基金筹资渠道过于单一3.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水平较低3.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缺乏有效法律保障第4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公平正义的对策4.1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促进制度公平4.2明确政府职责以及实现各级财政的责任合理分担4.3建立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和渠道提升筹资的公平4.4全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质量4.5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4.6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多元化模式结论参考文献1AlexanderS.PrekerandCamnGHealthFinaneingforPoorPeople:ResoureeMobilizationandRiskSharingMl.TheWorldBank,20042JohannesP.Jtting.HealthInsuranceforthePoorinDevelopingCountries,OECDDevelopmentCentre,France,December20043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4尼古拉斯.巴尔等.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