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943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 质点的直线运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单元质点的直线运动 A1 直线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A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2A2C22020安徽卷 质量为0.1 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 m/s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图1422解析 (1)设弹性球第一次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图知a1 m/s28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故fm(ga1)0.2 N(2)由图知弹性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14 m/s,设

2、球第一次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2,则v2v13 m/s第一次离开地面后,设上升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mgfma2得a212 m/s2于是,有0v2a2h解得h m.A3 自由落体运动A4 竖直上抛运动A5 运动图象16A52020山东卷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16AC解析 从图象可以看出前3 s货物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对最后2 s加速

3、度大小为3 m/s2,所以货物受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拉力,故B错前3 s和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都是3 m/s,故C对第3 s末至第5秒末货物匀速上升,除了受到重力,货物还受到拉力,拉力做正功,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A6 追及与相遇问题A7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长度的测量)21A7(1)2020山东卷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甲图乙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

4、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填“偏大”或“偏小”)21(1)答案 67(或76)1.001.202.00偏大解析 匀加速阶段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定值,x23x12x34x23x45x34x56x45x67x56 x78x89x89x910x910x1011,所以物块在6、7间某时刻开始减速v51.0005 m/s,按照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1.00 m/s

5、.由x45x12x56x233aT2,解得a2.00 m/s2,故v6v5aT1.20 m/s.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00 m/s2考虑到匀减速阶段,物块除了受到桌面的摩擦力还受到纸带的摩擦力,由mgFfma得,所以用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得到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22A72020课标全国卷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 mm,图(b)所示读数为_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 mm.图(a)图(b)图722答案 0.0106.8706.860解析 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读数固定

6、刻度可动刻度0.01 mm,图(a)所示读数为0.010 mm,图(b)所示读数为6.870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6.870 mm 0.010 mm 6.860 mm.A8 直线运动综合12020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1D解析 设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可得gtgt18 m,其中t44 s,t

7、55 s,解得g4 m/s2.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v2gt28 m/s,选项A错误;物体在4 s末的速度v4at416 m/s,在5秒末的速度v5at520 m/s,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8 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是gt8 m,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是gt2 m,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8 m2 m6 m,选项C错误;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gt50 m,选项D正确22020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接收,从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

8、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AD解析 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经过t1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t1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1,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选项A正确;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经过(t2t0)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t2t0)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2,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选项B错误;被测物体在t1时刻第一

9、次接收到超声波,在t0(t2t0)即(t2t0)时刻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2x1,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C错误,D正确32020洛阳模拟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 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s0246v/(ms1)08128A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3B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看

10、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4 m/s2,进入水平面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t3.3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选项A错误,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选项B正确;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大于12 m/s,选项C错误;由于物体在A、B间运动时间为t3.33 s,在B、C间运动时间为t6.67 s,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选项D错误42020保定模拟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

11、遇前,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 m4CD解析 A、B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t4 s时,A、B两物体速度大小相同,相距最远,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为(155)4 m20 m,选项D正确52020安徽省名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面与斜面由光滑的小圆弧相连,一光滑小球甲从倾角30的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甲释放后经过t1 s在水平面上刚好与乙相碰不考虑小球甲经过B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3.8 m,小球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0.2,求乙的初速度v0.(g取10 m/s2)54 m/s解析 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与小球乙相碰所用时间为t2,则a1gsin305 m/s2由a1t,得t10.2 st2tt10.8 s,v1a1t11 m/s乙球运动的加速度a2g2 m/s2小球甲、乙相遇时满足:v0ta2t2v1t2L,代入数据解得:v04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