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850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试题汇编-力学实验 斜槽轨道光电门传感器小球碰撞传感器1【2020上海高考】(8分)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0.420m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关系,与无关。v0(m/s)0.7411.0341.3181.584t(ms)292.7293.0292.8292.9d(cm)21.73

2、0.338.646.4(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t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但二者之差在37ms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1答案.(1)正比飞行时间t(2)计算时重力加速度取值(10m/s2)大于实际值(3)小球直径过大、小球飞过光电门需要时间(或光电门安装在斜槽端口的内侧了)2(2020北京高考).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3、。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x2- x1= x3- x2, E1=E2=E3Bx2- x1x3- x2, E1=E2=E3Cx2- x1x3- x2, E1E2E3Dx2- x1 x3- x2, E1E2E3答案:B解析: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

4、重力的作用,故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3次实验中小球到达1、2、3挡板处时的机械能都是相等的,都等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机械能,故以离开水平桌面时为初始位置则有每一次机械能的变化量E=0,而离开桌面前的机械能变化量(机械能的损失量)也都相同,所以C、D选项被排除;2、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速度越来越大,通过相同的竖直高度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而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速度不变,故通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的水平位移越来越小。正确选项为B。考查了【力学】中的平抛运动,实验原理,能量守恒或者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2020江苏高考】. (10 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

5、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 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 与触头瞬间分开, 第1 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 个小球. 当第1 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 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 =1. 980 m,10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6、T =6. 5 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_m/ 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 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 和T2.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3答案. (1)B D (2) 9.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4【2020广东高考】.(18分)(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

7、图16(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S1S2S3S4S5S6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图16(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5答案:(1)DCBA ; 0.

8、1 ; ; 6(2020山东理综).(13分)(1)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mm。6.(1)A;11.30(11.25或11.35)7(2020浙江理综)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纸带和上c、e

9、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8(2020全国新课标I)、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撤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8答案:C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物体运动的距离之比近似等于时间平方之比,所以C选项正确9(2020全国新课标I)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10、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 A和t B,求出加速度a:多次重复步骤求a的平均值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m。答案:0.960cm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格数精度,题中游标卡尺的主尺部分的读数为9mm,对齐格数为第12条,2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为,所以d=9mm+

11、120.05mm=9.60mm=0.960cm。(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和t A和t B表示为a= 。答案:解析:物块在重物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光电门A、B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由解得(3)动摩擦因数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 。答案:解析:把重物、物块和遮光片看一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g=(M+m) ,解得(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答案:系统误差解析:从来源看,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是由各种

12、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10(2020四川卷)(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2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运动。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

13、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O-BO-CO-DO-EO-FW/J0.04320. 05720. 07340. 0915Ek/J0.04300. 05700. 07340. 090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10答案:匀速直线 0.1115 0.1105 0.01511(2020天津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14、)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甲,乙,由图可知,m甲 m乙 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答案:AD 远小于 小于 大于121(2020安徽高考)(5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