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736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波动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人教版)课时训练选修3-4第二章 光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光的波动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49分)1(2020福建龙岩)如图2124所示,a、b、c、d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2124Aa、b是光的干涉图样Bc、d是光的干涉图样C形成a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b图样光的波长短D形成c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d图样光的波长短解析:干涉条纹是等距离的条纹,因此,a、b图是干涉图样,c、d图是衍射图样,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由公式x可知,条纹宽的入射光的波长长,所以a图样的光的波长

2、比b图样的光的波长长,故C项错误;c图样的光的波长比d图样的光的波长长,故D项错误答案:A2(2020河北唐山)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出现的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解析:酷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地表附近空气的密度小,空气的折射率下小上大,远处车、人反射的太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

3、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答案:D3(2020广东江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C光纤通信应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解析:太阳光照射下的油膜出现的彩色花纹是从油膜上下两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干涉的结果,不是色散,故A项错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得到的条纹间距x,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光的波长变大,则条纹间距x变宽,故B项错误;光纤通信是利用全反射来传递光信号的,故C项正确;光波是电磁波,是横波,故D项错误图2125答案:C4. (2020江苏

4、)如图2125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Bn1n2,a为红光,b为蓝光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解析:由题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答案:B5(2020福建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用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

5、清晰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是由于不同色光在介质中折射率不同产生的色散现象,A错;用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B错;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C错;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滤去了水面的反射光,使景像清晰,D对答案:D图21266. 一束白光从顶角为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2126所示,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解析

6、:白光从AB射入玻璃后,由于紫光偏折大,从而到达另一侧面AC时的入射角较大,且因紫光折射率最大,sin C1/n,因而其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故随着入射角i的减小,进入玻璃后的各色光中紫光首先发生全反射不从AC面射出,后依次是紫、靛、蓝、绿、黄、橙、红,逐渐发生全反射而不从AC面射出答案:B图21277. (2020广东中山)如图2127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为 ()A30 B45C60 D75解析:由折射定律有,得折射角30.画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知,夹角30,A正确答案:A二

7、、非选择题(本小题共5小题,共51分)图21288. (2020海南海口模拟)一束光波以45的入射角,从AB面射入如图2128所示的透明三棱镜中,棱镜折射率n.试求光进入AB面的折射角,并在图上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解析:sin r,r30由sin C,得C45.光在AC面发生全反射,并垂直BC面射出答案:C45光路图如下图21299. (1)一足够大的水池内盛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的深度为H,在水池的底部放一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以30入射角射到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如图2129所示求:液体的折射率;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2)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从水中射入空

8、气中时,波长会_(填写“变长”,“变短”、“不变”),如果光的频率为6.71014 Hz,空气中光速约为3.0108 m/s,则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m.解析:(1)由图知入射角i30,折射角r45,n1.414.若发生全反射,入射角C应满足sin C,C45亮斑半径RHtan CH,亮斑面积SH2.(2)变长由Cf得 m4.5107 m.答案:(1)1.414H2(2)变长4.5107 m图213010. 如图2130所示,真空中有一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2.0 cm.已知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 m/s.试求:(1)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2)该单色光射入到玻璃砖的折射角;(3)玻璃砖的厚度d.解析:(1)由折射率公式n解得:v108 m/s.(2)由折射率公式n解得:sin 2,230.(3)作出如右图所示的光路,CDE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EC为梯形,CEABh.玻璃的厚度d就是边长为h的等边三角形的高,故:dhcos 30h1.732 cm.答案:(1)108 m/s(2)30(3)1.732 cm1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与x2 m的两质点振动图线分别如图2131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得出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10、图2131A该波的波长可能是4 mB该波的周期是5 s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2 m/s图2132D在t2 s时刻,x2 m处的质点正向上运动(2)如图2132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圆柱体横截面(O为圆心),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圆柱体的OA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面上射出,设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不考虑OA面的反射,求在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表面的比例解析: (2)光路图如右图所示:n sin rr30,BOD30 即从O点射入的光线射到D点,BD之间无光线射出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则sin C,解得C45 设从F点入射到E点

11、的光线在AB面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可知,FOE15 即从AE点之间的光线发生全反射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表面位置如图中DE部分 答案:(1)C(2)图213312. 如图2133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0 cm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1)判断在AM和AN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2)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解析:(1)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1、C2,sin C1,C160,同理C245,i45C2,i45C1,所以紫光在AB面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AB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AC垂直,所以在AM处产生的亮斑P1为红色,在AN处产生的亮斑P2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2)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两个光斑分别为P1、P2.根据折射定律n1求得sin r由几何知识可得:tan r,解得AP15 cm由几何知识可得OA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AP210 cm所以P1P2(510)cm.答案:(1)红色红、紫的混合色(2)(51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