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历史(解析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28107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历史(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历史(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历史(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历史(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左传昭公七年载:“单献公(春秋单国国君)弃亲用羁(寄客)。”结

2、果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C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D宗法性家臣保持了政治稳定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单献公被杀,是因为背离“亲亲”的原则,这反映出春秋时期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仅依据单献公“弃亲用羁”并不能得出当时“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而非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稳定。2史记秦始皇本纪用于研究司马迁是第一手史料,用于研究秦始皇则是第二手史料。这表明A在史学研究中第一手第二手史料难区分B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

3、证的重要方法之一C第一手史料研究价值远高于第二手史料D史料的类别可随着研究对象变化而变化2【答案】D【解析】材料“用于研究司马迁是第一手史料,用于研究秦始皇则是第二手史料”,说明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史料类别的变化,故选D。3汉代对于新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力度很大,效果明显。据史书记载:汉章帝时,“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这反映了A牛耕广泛普及,影响农业发展B医疗条件低下,抗灾能力较弱C政府救灾不力,流亡农民普遍D商人哄抬物价,农民生活困难3【答案】A【解析】材料“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说明因为牛生病导致垦田减少,粮食价格上涨,出现人流亡现象,体现出牛

4、耕广泛普及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A正确;材料中不是说明医疗条件低下以及抗灾能力的问题,B、C错误;材料中价格上涨是由于牛耕的问题,而不是商人哄抬物价,D错误。4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等城市在唐代便“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宋时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舟车日夜灌输京师,居天下之十七”。这表明A扬州成为南方经济重心B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D大运河取代了传统交通要道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地处运河和长江汇合处,是水陆交通枢纽,江南物产的集散地,说明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故

5、B项正确。5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5【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正是因为其适应了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C正确。6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A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C反映

6、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D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6【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因为太监都要退出,才有了“挑帘军机”。由此可知,“挑帘军机”的出现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故C正确;军机大臣的地位尊隆,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皇帝故意显示威严,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军机处的等级森严,故D错误。7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巡查贸易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光绪皇帝逃离北京7【答案】B【解析】清朝的统治中枢是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领北京,威胁到了中枢

7、机构,故答案为B项。英国军舰巡查贸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而且到的是天津,排除A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逃离北京的是咸丰帝不是光绪帝,排除D项。8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老人石附近海域,“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圆满收官。这是继“致远舰”后,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以下关于经远舰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远舰”在鸦片战争中为保卫海疆做出重大贡献B“经远舰”在威海卫战役中惨遭英军击沉C经远舰在黄海海战中遭受重创,后被击沉D“经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爱国捐躯精神值得称颂8【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经远舰在黄海海战中遭日军击沉,答

8、案为C;经远舰参加黄海海战,鸦片战争时还没有经远舰,A错误;经远舰在大连而不是在威海卫战役中遭到日军击沉,B错误;邓世昌是致远舰管带,D错误。9据侯家驹中国经济史统计,从1894年到1913年,中国国产机纱取代进口机纱的比率从23%增加到38%。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国家政策推动B中华民国建立C列强放松侵略D洋务运动促进9【答案】A【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奖励实业;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实行奖励实业的政策,上述政策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B项不符合题意;当时处于一战爆发前,列强并未放松对华侵略

9、,C项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D项不符合题意。10据史料记载,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民国时期婚姻的特点是A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但传统观念依然强大B社会普遍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C婚礼仪式日趋简化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潮流10【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任姓女学生要求男女平等,主张婚姻自由,但是任姓女生被逐出家门,并遭到官府拘押,反映了婚姻观念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但传统力量依然强大,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婚礼仪式

10、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传统守旧思想依然强大,无法体现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潮流,排除D项。11“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C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1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并结合中共二大的相关内容可知,中共

11、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项正确。12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此次战役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日军屠杀南京军民三十余万人12【答案】B【解析】材料“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反映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坚持抗战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的野心,故

12、B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A错误;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是1938年10月,故C项错误;南京大屠杀是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的特点,排除D。1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有一部宪法规定某一国家机构的职权包括“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决定国民经济计划”,“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该国家机构应是A中央人民政府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中央政治局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如果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防止侵略的条款的情况,全国人大常

13、委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战争动员令,因此B项符合题意。14下面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反映出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D再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盛况14【答案】B【解析】依据图画信息可知,这是一幅写实画,描绘了拖拉机进入农村的场景,这反映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图中的年画并未继承传统文人画“以形写神,强调意境”的特点;C项错误,年画中的“社”指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农业合作社,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

14、的人民公社;D项错误,作品体现不出来社会主义改造。15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发去唁电说:“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其中的“一生然诺”指的是A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C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D提出实现“三通”的目标15【答案】A【解析】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汪辜会谈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1979年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排除C项;实现“三通”的目标是1981年由叶剑英委员

15、长提出的,排除D项。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推进经济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认识不断成熟深化。其中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从“不可以”到“也可以”,再到“更可以”三个阶段。以下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B多样化城市发展的道路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知,经历了从拒绝、接受到深入发展的过程,即“不可以”到“也可以”,再到“更可以”三个阶段,C项正确。17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上合组织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伙伴关系。下列有关上合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A成员奉行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B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C是我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的成果D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发展而来1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