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28107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试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2、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检测淀粉时,应往样本上清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C马铃薯匀浆加淀粉酶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双层中的两层是完全相同的B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既与脂双层有关,又与膜蛋白有关C膜蛋白的流动性大于磷脂分子,胆固醇降低了流动性D质膜中的磷脂是两性分子,而膜蛋白不是3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消耗

3、速率的变化B随着曲线a下降,葡萄糖向非糖物质转化的速率减慢C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的结果D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群体中糖元沉积病I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B可借助染色体组型诊断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C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病因只跟基因有关D女性生育年龄越低,胎儿先天畸形率越低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的两类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B过程中需要过程提供HC过程需要大量O2参与D过程进行的场所相同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侵入人体后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

4、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HIV能独立完成逆转录、DNA复制、转录、翻译CHIV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HIV侵入人体后,感染者会立刻发病7D、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性状,现有一自然条件下的豌豆种群,DD基因型个体占30%,dd基因型个体占2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代中D基因频率为55%BF1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325%C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可以判断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F1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例为27:138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通过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通过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过程可用秋水仙素

5、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培育品种的最简捷的途径是9下列关于湖泊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水层的湖水温度变化最大B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C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主要发生在底泥层D芦苇等植物的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10在东方红太空育种蔬菜示范基地展厅里有几艘火箭模型,展厅里还有一些植物种子和照片,种子有香炉瓜种子,特大南瓜种子等等,照片有太空蛋茄,航椒一号等几种。关于“太空育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太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太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可成为一种新的物种C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人们可获得需要的性状D在生物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C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健康生长12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ABCD13取某XY决定型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直至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和实验误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1条Y染色体带有3H标记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Y染色体带有3H标记C可能有4个精细

7、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D可能有6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14某同学观察马蛔虫(2n=4)细胞分裂过程时,绘制了以下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结构1只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图2表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图1与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为12,染色单体数目比为11D图1和图2分别对应图3中的b和a时期15冬天来临后,仓鼠会进入冬眠状态,群落中的这种变化描述的是群落的哪一种结构形式A时间结构B垂直结构C水平结构D空间结构16兰花螳螂的步足演化出现了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还能随花色的深浅调整身体的颜色,使它能在兰花丛中等候以捕食猎物。兰花螳螂的这种演化是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

8、结果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1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不可能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上升Cbc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差值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18某豌豆与黄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后代有3/8的黄色皱粒的豌豆。某豌豆的表现型是A黄色圆粒B绿色圆粒C黄色皱粒D绿色皱粒19下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一部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是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进行悬浮培养BB上长出的菌落均为光滑的菌落,D则均为粗糙的菌落C乙组的实验结果在甲组的基础

9、上进一步说明了DNA是转化因子D将提取的DNA加热处理后重复甲组实验实验结果不变20美人鱼综合征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下肢畸形疾病,其内因可能是基因的某些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引起早期胚胎出现了不正常的发育,患病的新生儿出生后只能够存活几个小时。以下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B该实例说明了基因突变的稀有性和有害性C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变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21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转运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ATP供应不足对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D

10、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2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B体内激素、抗体、血浆蛋白都依赖内环境的运送而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大量失钠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血浆中尿素、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23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1号患病、5号不患病,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6号患病、10号不患病,可排除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患者均为杂合子D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图中男性均为杂合子24某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度较高的室内,关于其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

11、错误的是A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血管舒张B辐射、对流和蒸发散热均通过皮肤进行C通过调节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D神经调节为上述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25某池塘群落演替的过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的顺序为丁甲丙乙,演替过程中群落的能量输入大于能量输出B图示只展示了部分演替过程,演替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没有终点C图示四个过程中的群落均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且垂直分层不尽相同D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群落演替的方向可能发生改变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26(8分)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森林中的松鼠以坚果为食,由此判断松

12、鼠属于第_营养级,调查该森林中松鼠的种群数量用_法。(2)该森林中的_构成生物群落,经过漫长的演替形成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的类型主要是由_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用题中字母表示),N6_(是/不是)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用题中字母表示)。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能量损失一大半,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 的特点。27(7分)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1)希尔反应把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用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其基本过程是: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

13、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希尔反应是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阶段的部分变化,其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得到。而美国科学家阿农等研究发现,给叶绿体照光时向体系中供给_,体系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同时发现,只要供给了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中,叶绿体也可将CO2转变为糖。(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利用A品种小麦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对照,另外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并保持其他无关条件一致,于正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其依据是_。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28(10分)果蝇的灰体和黑体受等位基因B, b控制,截刚毛和正常刚毛受等位基因D, d 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体色与刚毛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黑体是_性状,控制刚毛性状遗传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组合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