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8077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安徽赛区预赛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90小题,每小题1分,共90分)1、马铃薯和红薯食用部分分别是其植株的A、根和茎 B、根和根 C、茎和茎 D、茎和根2、区别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叶绿体、中心体 B、细胞壁、叶绿体、中央液泡C、细胞壁、质体、高尔基体 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3、能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一类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4、下列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A、线粒体 B、核糖体 C、滑面内质网 D、叶绿体5、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向右移动是由于A、O2分压的减小 B、CO2分压的减小 C、CO2分压的增大 D、pH的增大

2、6、生理状态下,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处于A、还原性二价状态 B、氧化性的三价状态C、与氧结合时为三价,去氧后为二价状态 D、与氧结合为二价,去氧后为三价状态7、固氮酶固定1个N2分子生成2个NH3分子需要消耗A、6个电子,12个ATP B、6个电子,16个ATPC、8个电子,12个ATP D、8个电子,18个ATP8、青霉素能抑制病菌A、细胞壁的形成 B、蛋白质的合成 C、DNA的复制 D、mRNA的转录9、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抗原性的外毒素称为A、内毒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肠毒素10、下列各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和衣原体 B、衣藻和放线菌 C、蓝细菌和

3、支原体 D、细菌和霉菌11、物质进出细胞核是受到控制的,其控制的机制主要是改变A、核周隙的宽度 B、核膜的厚度 C、被运送分子的结构 D、核孔直径的大小12、根瘤菌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区13、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A、G1期 B、G2期 C、S期 D、M期14、糖元的一个葡萄糖残基酵解时净生成ATPA、1个 B、2个 C、3个 D、4个15、如果将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和红细胞一同放到纯水中,那么A、两种细胞都将破裂死亡 B、两种细胞都将存活C、阿米巴原虫死亡,红细胞存活 D、阿米巴原虫存活,红细胞死亡16、病毒繁

4、殖的步骤为:(1)蛋白质合成;(2)外壳与细胞膜融合;(3)蛋白质装配;(4)从细胞中释放病毒;(5)病毒DNA复制。下列程序正确的是A、51342 B、25134 C、25413 D、2153417、种子萌发时,贮藏物质发生水解作用过程中,活性最高的酶是(1)脂肪酶 (2)淀粉酶 (3)蛋白酶 (4)转氨酶 (5)过氧化氢酶 (6)蔗糖酶A、(1)(2)(3) B、(4)(5)(6) C、(2)(4)(5) D、(1)(3)(5)18、在木质茎的径向切面上,可测量木射线的A、长度和高度 B、宽度 C、长度和宽度 D、宽度和高度19、叶中维管束外具有花环结构的是A、水稻 B、小麦 C、大麦 D

5、、甘蔗20、二细胞(二核)时期的花粉粒中含有A、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精子 B、两个精子C、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 D、两个生殖细胞21、运出叶绿体的光合产物主要是A、蔗糖 B、1磷酸葡萄糖 C、麦芽糖 D、磷酸丙糖22、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称作A、组织 B、子房 C、心皮 D、珠被23、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A、叶绿体内膜上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叶绿体类囊体膜内24、植物体内贮存氨的重要物质是A、天冬氨酸 B、天冬酰胺 C、尿酸25、在昼夜周期条件下,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应A、大于光补偿点 B、等于光补偿点C、小于光补偿点 D、大于或等于光补偿点26、当

6、果实成熟时颜色、结构和化学组成成分发生变化,这主要由于A、温度变化 B、果实中乙烯合成C、果实中生长素浓度变化 D、果实中赤霉素浓度变化27、利用暗期间断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最有效的是A、远红光 B、绿光 C、蓝紫光 D、红光28、光周期敏感植物接受光刺激后发生变化的部位是A、叶 B、茎 C、顶端分生组织 D、芽29、下面各部分靠近木质茎中心的是A、维管形成层 B、次生韧皮部 C、初生木质部 D、次生木质部30、玉米叶干旱时卷曲是由于其具有A、泡状细胞 B、通道细胞 C、传递细胞 D、表皮细胞31、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

7、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32、某同学用嘴往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A、呼吸肌运动过于剧烈,呼吸中枢疲劳B、呼吸肌运动过于剧烈,呼吸中枢兴奋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脑部供氧不足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CO2少,体内CO2增加,抑制呼吸中枢33、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形成碳酸氢盐 B、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溶于血浆中的CO2分子 D、与血红蛋白结合34、下列各血管,其血液内尿素含量最高的是A、主动脉 B、肝门静脉 C、肝静脉 D、上腔静脉35、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血液充盈是由于A、心房收缩作用 B、心室舒张作用 C、胸内负压 D、骨胳肌的挤压

8、作用36、神经元、肌细胞和腺细胞兴奋时,共有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 B、分泌活动 C、神经冲动 D、电位变化37、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高低 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38、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由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引起的是A、促进胃肠运动 B、皮肤血管收缩 C、心跳加快 D、汗腺分泌汗液39、促进人体产生热量的最重要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40、在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是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4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延髓 D、脊髓42、刺

9、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唾液分泌A、量少、稀薄 B、量多、稀薄 C、量少、粘稠 D、量多、粘稠43、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A、肾小球滤过 B、近曲小管分泌C、肾小囊分泌的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44、某人患肝炎,可能影响下列何种维生素的吸收A、维生素D B、维生素C 、维生素B1、维生素B245、在苔藓植物生活史中,发达的世代是A、孢子体 B、配子体 C、无孢子体 D、孢子体与配子体同等发达46、从蕨类植物才开始出现的结构是A、胚 B、孢子囊 C、颈卵器 D、维管束47、颈卵器植物是指A、苔藓、地衣、蕨类植物 B、苔藓、蕨类、裸子植物C、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D、蕨类、裸子、被子植物48、藻

10、类植物都含有的色素是A、叶绿体a B、叶绿体b C、叶黄素 D、藻胆素49、下列各组被子植物的性状中较原始的是A、一年生,落叶,单性花 B、多年生,常绿,单性花C、寄生,草本,子房下位 D、多年生,落叶,有限花序50、原体腔和真体腔的根本区别是A、体腔大小 B、体壁厚薄 C、有无体腔膜 D、有无体腔液51、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繁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许多无脊椎动物是雌雄异体 B、许多无脊椎动物是体外受精C、一引起无脊椎动物具有储存精子的结构 D、无脊椎动物不进行交配52、下面有关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囊孢子的形成是无性的 B、蘑菇的菌褶是二倍体C、在双核的条件下,不融合的核存在于同一细胞中

11、 D、几乎所有的真菌的菌丝体是双核的53、引起鸟类迁徙的外界因素是A、光周期 B、温周期 C、食物 D、植物季相变化54、“飞蛾扑火”的行为属于A、印随 B、趋性 C、反射 D、模仿55、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猛兽追击猎物 B、两只羚羊为争夺配偶而格斗C、乌鸦对猛禽群起而攻之 D、黄鼬以臭气使狼避之56、从卵中孵出的小鸭会把抚养它们的人当作自己的父母,这种现象称为A、学习行为 B、印随 C、适应策略 D、识别57、乌鸦见到稻草人时开始十分害怕,时间长了以后,就没有反应了,这种行为方式是A、条件反射 B、试错学习 C、适应 D、习惯58、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行为的一组是A、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