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727366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流行病学完整版.ppt(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diseaseepidemiology 第一节概述 基本定义 传染病 infectiousdisease 是由病原体 细菌 病毒等 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 发展及分布规律和影响分布的因素 并制定预防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1 发生和出现不确定性2 病原体种类及其宿主种类多样 病原体具有较强的变异性 传播途径复杂 3 人体除了天然屏障外 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4 常呈现人兽共患性 5 在其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 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发现疫情时针

2、对性仿制措施亦有限 6 急性新发传染病病死率较高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1 1854年JohnSnow霍乱2 一些传染病如麻疹 白喉 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3 20世纪70年代末天花被消灭 开创了传染病可以消灭的新纪元 成就 消灭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指日可待预防和控制其他常见传染病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传染病流行的现状 传染病流行的现状 1 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白喉 百日咳 破伤风 麻疹 脊髓灰质炎等得到基本控制 个别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将被消灭 血吸虫病 疟疾 丝虫病和黑热病等寄生虫病也得到了初步控制 传

3、染病流行的现状 2 老传染病卷土重来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 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 2003年结核病世界分布 传染病流行的现状 3 新传染病不断涌现包括艾滋病 SARS 莱姆病 O139霍乱 军团病 空肠弯曲菌肠炎 大肠杆菌O157出血性结肠炎和新型病毒性肝炎等 埃博拉病毒 截止11月8日西非埃博拉感染者13268人死亡人数增致4960人 全球4 000万AIDS HIV2 180万人死亡每年新感染者530万 300万人死亡 我国感染者约 万病人约 万 2003年AIDS HIV世界分布 我国AIDS HIV增长迅速 SARS 全球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波及32

4、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03年7月10日全球共诊断8437例 死亡812例 我国至2003年6月确诊5327例死亡348例 SARS世界分布 我国SARS疫情统计 我国SA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节基本原理和方法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病原体 pathogen 是指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 包括病毒 立克次体 细菌 衣原体 支原体 螺旋体 真菌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宿主 host 是指能提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 宿主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多种多样 大多与侵入途径相同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染病发生与传

5、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过程的感染谱 以隐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以隐性感染为主 这类传染病的结局中隐性感染所占的比例很大 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 而危重和致死病例极为罕见 这类感染梯度分布又称为 冰山 现象 ice bergphenomenon 许多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脊髓灰质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冰山现象 以显性感染为主 这类传染病的结局中显性感染所占的比例很大 隐性感染只占一小部分 而危重和致死病例极为少见 这类传染病容易被临床上发现或诊断 如麻疹90 以上都是临床病例 大部分以死亡为结局 这类传染病的绝大部

6、分感染者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多数以死亡告终 如狂犬病 2006年狂犬病发病图示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过程 epidemicprocess 的发生是在个体中进行的 而流行过程则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群体现象 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 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 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 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缺失 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 也不能引起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传染源 sourceofinfection或reservoirof

7、infection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 繁殖 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 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病人作为传染源传染病病人是重要传染源 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 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 各期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同 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传染期是决定患者需要隔离多长时间 隔离期 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 incubationperiod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这段时间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的时间有关 也受病原体的数量 定位部位及其到达定位器官的途径等因素的影响 潜伏期短的只有数

8、小时 如食物中毒 潜伏期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 如狂犬病 艾滋病等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 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以追踪传染源 确定传播途径b 根据潜伏期长短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 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c 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d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e 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大小 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类型 排出病原体数量和持续时间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病原携带者的职业 个人卫生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等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兽共患病 zoonosis

9、 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疾病与感染 又称动物性传染病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播途径 传播机制 mechanismof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不断更换宿主的过程 包括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 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及侵入新的易感者体内三个阶段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 侵入宿主前 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流感 肺结核经水传播霍乱 血吸虫食物传播痢疾 伤寒接触传播淋病 疥疮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疟疾 西尼罗热土壤传播炭疽 破伤风医源性传播丙肝 艾滋病垂直传播风疹 梅毒多途径传播土拉菌病 经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

10、气 喷嚏 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 流感病毒飞沫核传播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 结核杆菌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 干燥后形成尘埃 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 炭疽杆菌芽孢 特征传播途径易实现 易爆发流行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经水传播饮用水污染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除哺乳婴儿外 其余人群均可发病如经常被污染 可表现为慢性流行经过如一次性严重污染 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停用或净化后 爆发或流行可平息 经水传播疫水接触疫水接触史地区 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

11、发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 经食物传播特征吃污染食物者发病 不食者不发病一次性大量污染 可形成爆发停止供应该食物后 爆发即可平息潜伏期较短 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 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 间接接触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 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 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 繁殖后 才能感染易感者 经土壤传播土壤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 畜尸体条件病原体存活力土壤污染程度人的接触机会 医源性传播医疗 预防工作中 由于未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的

12、传播 围产期传播定义 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 也称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 方式 经胎盘传播上行性感染分娩时传播 多途径传播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 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 土拉菌病传播虱子或鹿蝇兔子和其他动物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 herdsusceptibility 是指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可以用人群中可能发生传染病或感染的比例来衡量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的比例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人群易感性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病原体变

13、异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人群易感性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infectiousfocus 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 形成条件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传染源被移走或已结束排出病原体状态 2 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传播途径已不存在 3 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2 社会因素抗生

14、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 动乱 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 传染病流行图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 防制策略 1 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人群免疫改善卫生条件 2 加强传染病监测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3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1980年消灭天花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 二 防制措施 1 疫情报告种类甲 乙 丙三类 共37种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城镇6h农村12h乙类城镇12h农村24h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类和丙类 共37种 甲类传染病 2种 是指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 2

15、5种 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丙类传染病 10种 是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 病人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2 病原携带者措施登记管理随访期限至其病

16、原体检查2 3次阴性 3 接触者检疫对象与传染源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检疫期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留验 隔离观察 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 限制活动范围 实施诊察 检验和治疗医学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 学习 但需接受体检 测量体温 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4 动物传染源彻底消灭捕杀 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 3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用化学 物理 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分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 物理 紫外线消毒 物理 含氯消毒剂 化学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 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当传染源痊愈 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 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 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4 针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5 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市 集会 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 停业 停课临时征用房屋 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