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25774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岳阳楼导学案【学海导航】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知识清单】一、简要了解岳阳楼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

2、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二、背景介绍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学习内容】一、诗句赏析与评价1.首联“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昔闻:渴望向往已久今上:如愿以偿甚喜今昔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2.赏析颈联“坼”“浮”二字。明确:“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

3、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3.颈联中景和情有什么关系?明确:景: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情: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4.颔联叙写了作者什么的感受?明确:颔联转而写自己因登楼而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信全无,自己一身病痛,唯有一条孤

4、舟。空阔的境界,往往激发人们的飘零孤苦之感。5.赏析尾联,如何理解“涕泗流”?明确: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又想到自己老迈,壮志未酬,以及自己孤苦伶仃,生活落败的遭际,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是忧国忧民的体现。二、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赏析形象型诗歌中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塑造的景象和物象,即意象。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景象或物象。1.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提问变式:诗歌中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3.解答模式:公式

5、:是什么(塑造了什么形象)+为什么(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看意象)+怎么样(表达了什么情感)即:通过什么描写(意象),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一般顺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4.答题示例: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问: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由诗句中野径、桑麻、篱边菊、犬吠、日斜等具有田园生活意象的描写,(为什么)可以看出陆鸿渐是一个是寄情山水,高洁不俗,不以尘世为念,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是什么)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怎么样)【课后巩固】(一)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

6、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7、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结束语: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一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