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5331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九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的激素调节夯基提能卷 立足于练题型悟技法保底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6浙江卷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A错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抑制马铃薯发芽,所以应外施脱落酸,B错误;据图可知,外施赤霉素组和对照

2、组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C错误;据图可知,第5周时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正确。22016四川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

3、在一定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下降,然后有抑制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由图可知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仍能促进其生长,只是促进作用下降,D错误。32017全国卷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

4、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CTK)组与蒸馏水组相比,前者叶绿素相对含量高,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图中CTKABA组比CTK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低,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图中ABA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CTK组的低,叶绿素能促进NADPH的合成,所以ABA组NADPH的合成速率小于CTK组,C错误;由图可知,施用ABA后叶绿素的相对含

5、量明显减少,所以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42017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0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NAA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00 mg/L 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

6、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5.2015全国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

7、小于a的输出量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a中不含IAA,而a中含IAA,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较b侧少,A错误;对照组胚芽鞘上琼脂块a中无IAA,且胚芽鞘无弯曲生长,故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同,B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b侧和c侧均可进行极性运输,只是b侧IAA含量高,C错误;琼脂块d不可能获得a中全部的IAA,D正确。62019河南名校联盟联考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幼苗伸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豌豆幼苗的完整植株和去顶植株,实验测得不同条件下幼苗伸长的长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项目

8、完整植株去顶植株CKIAAGAIAAGACKIAAGAIAAGA测量值/mm9.211.329237.9138.117.2注:CK为空白对照组A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植株类型,因变量是豌豆幼苗伸长量B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时均可促进两种植株幼苗的伸长生长C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作用时均能体现对两种植株伸长的协同作用D赤霉素处理去顶植株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与内源生长素的含量有关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和植株类型,因变量是豌豆幼苗伸长量,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时豌豆幼苗伸长量均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时均可促进两种植株幼苗的伸长

9、生长,B正确;对于完整植株来说,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作用时豌豆幼苗的伸长量23 mm小于GA单独作用时幼苗的伸长量29 mm,而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作用时豌豆幼苗的伸长量17.2 mm大于GA单独作用时幼苗的伸长量8.1 mm,由此可推知赤霉素处理去顶植株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与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减少有关,D正确。72019河南洛阳联考图甲所示的是种子萌发破土时产生的“顶端弯钩”,研究表明,“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I蛋白的合成有关。图乙是针对“顶端弯钩”产生的机理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为乙烯或茉莉素的有无B“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伤害C“顶端弯

10、钩”产生机理是茉莉素促进HLSI蛋白的合成D茉莉素能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答案:C解析:图乙中显示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现象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乙烯或茉莉素的有无,A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伤害,B正确;由图乙可知,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因此茉莉素抑制HLSI基因的表达,抑制HLSI蛋白的合成,C错误;根据图乙信息可知,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二者具有拮抗作用,D正确。8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茉莉酸(JA)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也是

11、重要的抗冻信号分子,能调控植物的抗冻性。JAZ蛋白是JA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能将JA信号从受体传递到细胞核中影响基因的转录。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JA是由特定内分泌腺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BJA能直接参与调控细胞核基因的表达C作为抗冻信号分子,JA可能会使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DJA与生长素在生理作用上都具有两重性答案:C解析: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分泌器官,植物激素由指定组织或细胞产生,A错误;JA不能直接参与调控细胞核基因的表达,JAZ蛋白将JA信号从细胞表面的受体传递到细胞核中影响基因的转录,B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时,植物抗冻性增强,JA作为抗冻信号分子,可能会使自由水与结合水

12、比值降低,C正确;JA作为抗冻信号分子,在生理作用上不具有两重性D错误。92019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答案:B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该实验过程不能体现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左图可知,用100%的3HIAA处理胚芽鞘尖端背光侧,并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的左侧,向光侧的3HIAA浓

13、度是15.8%,背光侧的3HIAA浓度是84.2%,因此说明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实验中IAA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因此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该实验不能证明IAA是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的,故本题应选B。102019安徽宣城调研图甲为正常植物根中生长素、乙烯与根伸长的关系。为探究生长素、乙烯在铝毒胁迫中的作用,某科研小组作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根据图甲信息及图乙实验结果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B乙烯浓度的增高会抑制根的进一步伸长C铝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伸长D推测使用生长素抑制剂可以缓解铝对根的抑制答案

14、:D解析:据图可知,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A正确;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根的伸长的作用,B正确;据图乙可知,只加Al3组与对照组对比,说明Al3能抑制根的伸长;后三组(即只加Al3、加乙烯抑制剂、加乙烯抑制剂与Al3的混合物)相互对照,进一步说明铝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伸长,C正确;据图可知根的伸长是生长素在起作用,使用生长素抑制剂可抑制生长素的产生,不会缓解铝对根的抑制,反而使根伸长得更慢,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5分)112019广东中山一中统练生长素合成过程中有ACC合成

15、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需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请据图分析回答:(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该物质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只能单方向地进行,称为_运输。(2)由图可见,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是促进了_合成的结果。(3)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调节。(4)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株高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壮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