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4622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 s内的位移为19 m,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 1.9 m/s2 B 2.0 m/s2 C 9.5 m/s2 D 3.

2、0 m/s2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3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 7 s B 8 s C 2s D 32s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由A点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从B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tAB2tBC,那么在AB段和BC段()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5.在“车让人“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停车线前刹车并停车让人如图所示,以8 m/s

3、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当一老人过人行横道时车头离停车线8 m已知该车制动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该汽车能保证车让人B 若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2 s内车前行的最短距离为8 mC 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3 s,则该汽车能保证车让人D 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3 s,则车前行的最短距离为10 m6.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可能在空中相撞BA、B落地时的速度相等C 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的平均速度相等7.

4、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 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A 0.6 N B 1.2 N C 2.4 N D 3 N8.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mg和mg Bmg和mg C .mg和mg Dmg和mg9.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5、F BFmgtan CFN DFNmgtan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0.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则小石块()A 在ab段与ac段所用时间之比为13B 在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19Cbc段的长度为D 过bc段中点时的速度为2v11.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 s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60 m,汽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率是15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 m/sB 车的加速度是1.5 m/s2CP

6、、O间的距离是7.5 mD 车从出发到经过Q所用的时间是9 s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关于两质点在0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质点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且相距最远C 乙质点与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80 mD 甲、乙两质点在t8 s时同时回到出发点13.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体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B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C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DQ受到

7、的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14.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A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B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 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 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等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空2分,共14分)15.某小组用图甲所示器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器材由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A和B、钢制小球和网兜组成通过测量小球在A、B间不同位移时的平均速度,求重力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保持A不动,沿杆向下移动B,测量A、B之间的距离h及钢球经过该距离

8、所用时间t,经多次实验绘出与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与图象的斜率k的关系为g_,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m/s2;(2)若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实验装置,保持B不动,沿杆向上移动A,则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测得重力加速度;(3)为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可采用哪些方法? _(提出一条即可)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将一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与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平行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

9、记录细绳套AO、BO的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A、FB的合力F;(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_.四、计算题(共4小题 ,共39分)17.(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 N,物体B重20 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 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少?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18. (8分)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

10、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细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则:(1)线中拉力为多少?(2)两小球的质量比为多少?19. (10分)在离地面7.2 m处,手提2.2 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4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20. (13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

11、B车在距A车x07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 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2020学年度育才学校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物理答案1. C 2. B 3. A 4. D 5. A 6. C 7. C 8. A 9. A 10. AC11.CD12. BD 13. BC14.CD15. (1)2k9.68(2)能(3)AB间的距离尽可能大,钢球的体积尽可能小等16. (2)方向11.40(3)如图所示(4)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F和F相等17. 20 N30 N18. (1)m2g(2)19.(1)0.2 s(2)10 m/s20. (1)B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B2.5 m/s2;两车速度相同时:t08 s;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AvAt080 mxBt0160 m因为xBxAx0,则两车会相撞(2)设A车司机收到信号后以加速度aA加速前进,两车恰相遇不相撞应满足速度关系:vAvB即:302.5t10aA(t4)位移关系xBxAx0即:30t2.5t27510410(t4)aA(t4)2;解得:aA0.83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