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4473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 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经典力学只适用微观、高速、强引力场C. 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答案】C【解析】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引力常量,故A错误;B、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场,故B错误;C、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库仑定律,故C正确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D错误。点

2、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释放物体,物体有一水平速度,故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飞机的速度与物体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故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平抛运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抛

3、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参考系的选择不同,观察结果不同。3. 如图所示,若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向挤压力。当火车以小于规定速率转弯时( )A. 内、外轨对车轮都有侧压力 B. 内、外轨对车轮都无侧压力C. 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D. 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火车按规定的速率转弯时,内外轨与车轮之间均没有侧压力,此时火车拐弯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其重力和铁轨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若火车的速度小于规定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火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此时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故D

4、正确考点: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4. 在下图各种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场强度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两点的电场强度才相同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析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解:A、甲图是非匀强电场,A、B两点到负电荷的距离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相同,所以电场强度不相同,故A错误;B、乙图是非匀强电场,A处电场线较密,电场强度较大,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所以电场强度不相同,故B错误;C、丙图是匀强电场,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电场强度相等,故C正确;D、丁图

5、是非匀强电场,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方向不同,所以电场强度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掌握电场线的物理意义: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切线表示场强的方向,进行判断即可5. 某人在离地h高的平台上以一定初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和人的高度,(以地面为零势面)则 ( )A. 小球的初动能为B. 小球的初动能为C. 小球落地的机械能为D. 小球落地的机械能为【答案】B【解析】A、抛出后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初动能为:,故A错误,B正确;C、以地面为零势面,落地时重力势能为零,动能为:,则机械能为:,故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基

6、本运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判断有哪些力做功,再根据动能定理列式。6.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圆轨道1的Q点经点火使卫星沿椭圆轨道2运行,待卫星到椭圆轨道2上距地球最远点P处,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1、2和3上正常运行时,有(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Q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Q点的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加速度相等【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

7、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A、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解得:v=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卫星在轨道1上线速度较大,故A错误;B、=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卫星在轨道3上线速度较小,故B正确;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a=,所以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故C正确D、根据a=,加速度取决于距离r,故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加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先列式求解出线速

8、度和角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7. 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则此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A. 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B. 物块A的加速度为C. 拉力F做的功为mv2D. 拉力F对A做的功等于物体A、物体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答案】AD8.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

9、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 间的水平距离x2。(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0、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选填序号)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3)若实验中测得h15 cm、H25 cm、x130 cm、L10 cm、x220 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答案】 (1). (2). BCD (3). 【解析】试题分析:(1)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由竖直方向有:Hgt2由上式求得:;(2)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由动能定理:联立可得:由表达式可知会引起误差的是BCD故选BCD(3)由考点:测定动摩擦因数.9.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频率是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纸带,各记数点到O点的距离已记录

11、在各记数点下,如图9所示O点是打的第一个点,1、2、3是连续相邻的点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0.1kg,请由纸带求出重物下落中由O到2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_ J; 重力势能减少多少_ J;由这些结果可得出_结论(计算中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390 (2). 0.392 (3).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解析】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则动能的增加量。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纸带克服摩擦力做功,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原理,以及掌握求解动能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减小量

12、的方法。10.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答案由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1)卫星的线速度;(2)卫星的周期。【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设在地球表面有一质量为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g求出卫星的线速度vR。(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r,求出卫星的周期T。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名师点睛】根据地球表面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和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解;根据周期的是转动一周的时间可进一步列式求解。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

13、kg的小球,用长为L=0.4 m细绳系住,使其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若过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g=10m/s2)求(1)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3)经过最低点时,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大小?【答案】(1)(2)(3)【解析】(1)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零,小球只受重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可得,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 。(2)设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可得 。(3)小球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重力等于向心力,知道小球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由合力充当向心

14、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求速度。12. 如图所示,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与圆心O等高,B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与一倾角=37的粗糙斜面相切.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从A点正上方h=1 m处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已知滑块与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求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否滑出A点.【答案】(1) (2)(3)不能滑出A【解析】(1)滑块从P到B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那么,对滑块在B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且;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方向竖直向下;(2)设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滑块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所以,;(3)对滑块从P到第二次经过B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所以,由滑块在光滑圆弧上运动机械能守恒可知: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滑出A点。点睛: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