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169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人教.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剃光头发微练习与解析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耳食() 诡奇() 惊心动魄()B.磨砺() 不羁() 切肤之痛()C.濯濯() 模样() 物与民胞()D.发落() 悻悻() 睥睨人生()答案:B解析:A.诡;C.模;D.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裨益 卑恭屈膝 悖逆 变本加厉B.修葺 提纲挈领 融恰 怙恶不悛C.振惊 遐迩闻名 通宵 莫衷一是D.薅草 首屈一指 整饬 雨声淅沥答案:D解析:A项中“卑恭屈膝”应为“卑躬屈膝”;B项中“融恰”应为“融洽”;C项中“振惊”应为“震惊”。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假使我们不修这

2、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B.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C.这样的一些人,即便是再大的款,我也不以为然,他们为金钱所累,活得很可怜。D.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我们一定要狠煞这股歪风。答案:B解析:A.“不可思议”指超出想象,应为“不堪设想”;C.“不以为然”只能是针对某种看法、做法,不能说对某人“不以为然”;D.“蔚然成风”应指良好的风气,应把“蔚然”删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时至今日,剃光头既不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

3、什么差池的象征,也肯定不会是因为“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才舍不得剃光。无非是保护头颅和美观上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那封读者来信中的“乡下佬”便正是为了怕剃光头太冷,才要求剃平头的。但从认为“乡下佬剃平头,没门”的理发师看来,似乎是“乡下佬”的“模样”不够格,所以才只配剃光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这就是权。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

4、,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你要剃平头,没门!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4.读下面的一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时至今日,剃光头既不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什么差池的象征剃光头曾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什么差池的象征”是指什么?答案:(1)在我国,隋

5、唐以前,剃光头曾是受“髡”的标志;(2)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光头”成了罪犯的标志。5.在节选的第一段中,作者用括号作了一个解说:“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那里面”指的是什么?既然“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没有论及?答案:城里人的理发师瞧不起“乡下佬”。展开论述就脱离了本文的中心(由“剃光头”而论及“弄权”问题),致使文章中心不够集中、明确。6.作者在结尾说:“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这里的“剃头者”指的是什么人?“人亦剃其头”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里的“剃头者”指一切“有权就想弄权”者。“人亦剃其头”的意思是人们就会打掉他的“弄权”思想,乃至剥夺他手中的权力。7.下面对节选部分的理解

6、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引用孝经原文中的一句话,不仅是内容的需要,也使行文有变化,显得活泼,同时给文章增加了一点典雅之气。B.节选部分第一段最后,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对那位“为所欲为”的理发师的激愤之情。C.节选部分的第二段,一句话独立成段,这是作者运用结构手段强调那位理发师“为所欲为”的原因,并自然引出下文对“掌权”问题的议论。D.作者由“剃光头”而论及掌权问题,体现了杂文在选材立意上常常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到重大的社会问题的特点。E.结尾一段,作者尖锐地指出,对待“有权就想弄权”者,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从而使其无地自容。答案:BE解析:B.第一段末尾并非反问句,而是一个感情强烈的疑问句;E.理解片面,忽略了原文“至少”一词以及此词后面的第二句话。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