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104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一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一中2012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鬓发濒临 梦魇笑靥 炮烙如法炮制 屏蔽屏气凝神B、漂洗饿殍 害臊韶光 脚趾涂脂抹粉 拓印一塌糊涂C、搜刮聒噪 攥住杜撰 忖度得寸进尺 蹊跷低声悄语D、晕车眩晕 夙望回溯 耄耋广袤无垠 老妪瓮牖绳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懵懂 战栗 难以捉摸 上蹿下跳B、盥洗 纨绔 获益非浅 不落巢臼C、罪孽 攀援 物阜民丰 义愤填赝D、浩瀚 暇想 神智不清 璀璨夺目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四月的

2、宜昌,正值草长莺飞、花开烂漫的季节,桃花似粉,梨花如雪,油菜花像金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远足、踏青,徜徉于花海之中,谈笑自若,合影留恋,沉醉在这一片绚烂醉人的春色中。B、2011年,我校“珍珠班”开班,“迎朝霞、送晚霞”长跑活动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全面铺开,首届服务育人文化节举行这一年真是我校的多事之秋啊。C、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的3000米长跑比赛中,我班的小李同学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最终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喝彩。D、宜昌民警王劲松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勇斗歹徒,用献血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一英勇事迹在市民中广泛传诵,尤其是公安系统的干警们纷纷表示,向王劲松同

3、志学习,在危亡关头要临危不惧甚至见危授命。4、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提出了当今我们的教育要共同关注教育中的“男孩危机”,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该因性施教。王荣华告诉记者,“男孩危机”是说目前学习成绩男孩不如女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5000万差生中80%是男生,而且男生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B、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待听说宝玉来了,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抬眼一望,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4、”C、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现在看来这种见解是很有道理的。D、据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北京市假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3天清明小长假,北京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01,是清明小长假以来接待人口、旅游创收最多的一年。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主张“性善论”;荀子,先秦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性恶论”。B、近体诗,是在

5、唐初形成、唐以后的诗人大量使用的一种诗歌体裁样式,在字数、篇幅、押韵、对仗和平仄等方面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包括绝句和律诗。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和李商隐的锦瑟马嵬都属于近体诗。C、“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主张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其理论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白居易,我国唐代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其诗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就与琵琶行相关。二、现代文阅读。(29

6、分)(一)社科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华人姓氏有奥秘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公布了中国姓氏研究新成果。专家耗时两年,根据1110个县市、2.96亿人口、4100个姓氏的大量数据绘制出100张大姓分布图。研究发现:这些分布图与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有重叠,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似乎都存在一种说不清的重叠现象。项目负责人袁义达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其间绝大部分是父系社会,中国人都随父姓。而在遗传学上,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由此推断,同一姓氏的人群就具有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

7、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换言之,姓氏的分布和Y染色体遗传基因的分布应该是平行关系。那么中国姓氏在5000年中是稳定的代代相传,还是像日本一样是偶然一次出现的呢?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明治天皇为了改革,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于是,短短几年出现了8万多个姓,且多数以地名命名,比如松下、井上、田中等。日本人的姓氏就很难与遗传联系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为弄清姓氏传承的稳定性,袁义达对中国姓氏在历史上的分布也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宋、明、清和当今这四个时期的姓氏统计发现,一千多年来中国姓氏传承非常稳定,每个时期的姓氏分布曲线基本重合。他说:“中国人的姓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从科学角度来看,是

8、祖先留给我们的非常好的研究遗传学的标本,是历史上男性活动的忠实记录者。”两次姓氏统计完成后,他自编软件把100个大姓的分布制成了一张张彩色的姓氏分布图,从中可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姓氏在全国的分布区域和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他突然感觉这些姓氏分布图有点似曾相识,查阅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这二者竟然有重叠,比如糖尿病在山东地区比较高发,而孔姓在山东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袁教授当然知道,姓氏和疾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且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也不大,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并不只是一两张图相似,或者某个姓氏和疾病表现出某种关联性。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

9、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其研究欲望再次被调动起来。这种重叠现象是否和几千年来的人群活动有关呢?如果把常染色体的突变看作疾病,我们5000年中是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的,Y染色体在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必定也随之迁移,研究Y染色体的分布规律就能找出常染色体的某些分布规律,必定对研究某种疾病的起源有帮助。“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研究禽流感病毒在通过研究候鸟迁徙的路线一样,”他形象地比喻说,“我们现在没直接研究疾病的分布,而是通过研究载体的分布来找出疾病分布的规律。”研究还在深入。他认为,对姓氏和疾病关系的探究,可以为研究疾病起源的专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资料;医药学领域现在就开始关注姓氏和

10、遗传基因的关系,有可能为新药和个性化药物的研制提供线索。同样的病在不同人群身上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的感冒药对某些人十分有效,对某些人则没有半点效果。“如果找到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那么,根据姓氏开发个性化药物甚至对姓下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摘自北京科技报2011年12月7日期,有删节)6、下列对“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氏项目组绘制的100张大姓分布图与早先 的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的疾病分布图有重叠,中国的姓氏和常见疾病存在某种关联性。B、姓氏的分布和Y染色体遗传基因的分布是平行关系,而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又不大。

11、C、5000年中Y染色体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也随之迁移,它们的突变,导致了疾病在中国的同一姓氏之间遗传。D、不只是一两张姓氏分布图与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的分布图相似,说明很多姓氏和疾病表现出某种关联性,但目前我们却不清楚造成这种关联的原因。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中国姓氏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非常好的研究遗传学的标本,是历史上男性活动的忠实记录。B、日本的姓氏是明治维新后一次性出现的,且多数以地名命名,他们的姓氏与遗传就没有联系。C、袁氏项目组运用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方式,研究疾病的分布与姓氏分布的关系。D、姓氏分布和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

12、分布图的重叠,说明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都存在一种重叠现象。8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调查宋、明、清和当今这四个时期的姓氏发现,一千多年来的姓氏分布曲线基本重合,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无迁移。B、山东是糖尿病的高发区,而孔姓在山东出现频率最高,这就意味着姓孔会生糖尿病。C、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和Y染色体的关系不大,而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疾病跟男性关系不大。D、以研究中国姓氏的分布为载体来研究中国人的疾病 分布规律,不仅为研究疾病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使根据姓氏开发个性化药物 成为一种可能。(2)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临水而栖方叶一想到梅,眼前总是那临水而栖的幽姿

13、。千百年来,梅一直生长在中国文艺史的沃土里。在岁寒三友中,松傲立于危崖峭岫,竹隐居于峡谷荒坡,而梅往往依恋于青溪碧潭的水边。临水而栖,或许正是梅的品格使然。不信,你可以读一读这些咏梅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一字字,一行行,无不荡漾着盈盈水汽。更有那些丹青妙手,水墨行家,常常把纵横的笔意,一腔的心境,涂抹在空旷宁静的江汀泽畔,任斑驳的古干,曲虬的疏枝,写出一种铮骨凌霜的坚贞与豪迈。个中奥秘,除了草木万物离不开水的滋润外,恐怕跟梅的清绝分不开。“扬州八怪”之一的冬心画江梅,极强调“清瘦”二字。他说,瘦处要“

14、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而清呢,则“清到十分寒满把,始知明月是前身”。梅性本高洁,喜清幽,当它兀立深山溪谷的水边时,那来自青枝绿叶、石罅岩缝的甘泉雨露,悄悄浸濡着梅之根,梅之枝,开出的梅之花自然也就冰晶玉洁,香清溢远了。更何况,当梅花在那昏黄的月色中斗雪凌寒绽开时,只有古干疏枝,不着一片绿叶,无需任何的杂物烘托。这时,雪与梅,月与梅,以及村舍,木桥,翠鸟,岸石,山影相拥相抱,一齐投入水中,那疏朗的梅姿,那凄幽的流水,那朦胧的月光,那阵阵的清香,一起构成了静谧的境界。在这境界中,梅花比之其它的花树来,尤为简洁俏丽。梅开水上,清澈的水,梳理着它含苞的心绪,灿烂的笑容,清峻的风骨,尽显出梅的千

15、般风韵,万种精神。而那素洁的花瓣,即使被寒风款款吹落,粼粼波光上举托的缕缕芳魂,也是一种美的韵致。然而,临水而栖却是需要勇气的。远山幽水,村野桥边,原本就是寂寞所在,更兼那雪虐风饕,浪击涛打,环境往往奇诡险恶。而梅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依旧临水兀立,独守着一份幽静,默默蓄积起对春的憧憬。这使人常常想起一些清雅的身影。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终生不仕不娶,隐居西子湖畔的孤山下,以种梅养鹤为人生乐趣。他喜欢把自己的心身,连同寒梅一起浸入雪月清水中。那横斜的疏影,那浮动的幽香映照出的正是他孤高圣洁的节操,淡泊超逸的情怀。而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尽管遭受种种邪恶势力的排挤打击,却依然气节高坚。他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花自许,宁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决不向权贵卑躬屈膝!“一枝清影写横斜”,做一棵水边的寒梅,寂寞固然是寂寞了点,但有水勾画它不屈的傲骨,又怎能说不是一颗刚毅博大的灵魂?由此看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向往“临水看幽姿”,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临水看幽姿也并非轻而易举。想那远山幽水,盘山险道,危崖绝壁,既没有高头大马可以任意驰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