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4013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伽利略、牛顿C. 伽利略、爱因斯坦 D. 亚里士多德、牛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常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每个物理学家,他的主要的贡献是什么要了解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但这是不对的;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

2、其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2.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 三者平均速度相等B. A的平均速度最大C. C的平均速度最大D. C的平均速度最小【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知道,物体经过的路线不一样,但它们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位移相等。用的时间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故选:A3.如图所示,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

3、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 A球加速度为,B球加速度为gB. A球加速度为,B球加速度为0C. A球加速度为,B球加速度为0D. A球加速度为,B球加速度为g【答案】B【解析】【详解】设B球质量为m,则A球质量为2m,悬线剪断前,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弹簧的弹力,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悬线的拉力为3mg;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又,得,对B:,得,故选B。【点睛】本题是动力学中典型的问题:瞬时问题,往往先分析悬线剪断前弹簧的弹力,再分析悬线判断瞬间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求解加速度,抓住悬线剪断瞬间弹力没有来得

4、及变化4.一物体从t=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 04s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B. 2s6s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C. 2s5s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第1秒内与第6秒内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A.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在04s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4s时速度开始反向,故4s时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故A 正确;B.2s5s物体加速度不变,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ma知合力不变,5s6s加速度反向,合外力发生变化,故B错误;C.24s速度减小,45s,速度反向增大,根据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加速,反向减速知合外力方向先与速度相反,然后与速度方向相同

5、,故C错误;D. 物体在1s内和6s内的加速度均为正的,故合外力方向都为正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A。5.在汽车内的悬线上挂着一个小球m,实验表明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它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B.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C.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解:A、B、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和细线的拉力F,由于小

6、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小球的合力也水平向右,如图,则有mgtan=ma,得a=gtan,一定,则加速度a一定,汽车的加速度也一定,则汽车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AB错误C、D对M:M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M相对于汽车静止,M的加速度必定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一定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运用合成法研究小球的加速度,关键抓住小球的加速度与汽车相同,沿水平向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受力情况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kg的建筑材料以1 m/s2的加

7、速度向上加速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0m/s2)( )A. 510 N B. 480 N C. 890 N D. 920 N【答案】B【解析】人和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T=m(g+a)=20(10+1)N=220N,再对人研究,则得地面对人支持力大小为:N=Mg-T=700N-220N=48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80N。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先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它有向上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绳子的拉力大小;再对人研究

8、,由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再求解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7.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 B. C. D. 【答案】C【解析】当拉力水平时,物体匀速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即:,当拉力倾斜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又,得摩擦力为:,联立解得:,故选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8.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物体在第2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 物体

9、在第4 s末返回出发点D. 物体在第5 s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解:A、物体在第1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B、物体在第2s内、第3s内的图线斜率一直为负,即加速度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方向相同,故B错误;C、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故C正确;D、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第2s和第6s时离出发点最远,不是5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vt图象的斜率表示

10、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倾角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答案】ABD【解析】【详解】先对木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由两式可知,选项AB正确;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静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在

11、应用整体法时要注意M、m之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应考虑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A与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 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 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答案】AD【解析】BD.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受到重力(M+m)g、支持力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整体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M+m)g故B错误,D正确;AC. 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已

12、知的推力F. 斜面体B对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大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为零,如下图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可以得到:N=mgcos+Fsin故A正确,C错误;故选:AD.点睛: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11.有一质量为m的人,乘电梯以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过程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重力为 B. 人的重力仍为mg

13、C. 人对电梯的压力 D. 人对电梯的压力【答案】BD【解析】AB. 人的质量为m,故重力为mg,与加速度无关,故A错误,B正确;CD. 人受重力和支持力,随着电梯以匀加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g=ma解得:N=m(g+a)=4mg/3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的压力为4mg/3,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拉力大小减为,方向不变。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 )A. 前10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0m;B. 前10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6mC. 物体

14、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7ND.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7【答案】ACD【解析】A前10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故A正确,B错误;C设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物体在O10s的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f=ma1根据vt图象及运动学公式得:v=a1t1,解得a1=0.8m/s2;物体在10s14s的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F/5=ma2根据v一t图象及运动学公式得v=a2t2a2=2m/s2由以上各式求得,拉力F=7N,f=5.4N故C正确;D因为f=mg所以动摩擦因数=f/mg=5.4/20=0.27,故D正确。故选:ACD。三、实验题探究题(本

15、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3.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方法是(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使得长木板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是图2中的哪条图线( )(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3)在实验中,有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