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006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温州平阳山门中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 人教.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山门中学2006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褴(ln)褛 杜撰(zhun)惬(qi)意 面面相觑(q)B打烊(yng) 埋(mi)怨勘(zhn)误 恍(hung)然大悟C搭讪(shn) 忖(cn)度 嫡(d)亲 硕(sh)果仅存D筵(yn)席 嫉(j)妒 癖(p)好 一帆(fn)风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敲诈家俱厂 变换莫测 一石击起千层浪 B端详禽流感 敛声屏气 山雨欲来风满楼C寒沧互连网 劳燕分飞 心有灵希一点通D羞愧易拉灌 自渐形秽 初生牛椟不怕虎 3对下列句子所

2、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运用借代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蛮横和老栓的身材矮小)B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运用双关的手法,既突出强调了雪越下越大的自然环境,渲染了冷酷的气氛, 又暗示着统治者对林冲的迫害越来越紧。)C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D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运用比喻的手法,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林黛玉娇弱婀娜的灵动之美。)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

3、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的模样。B“我去,”他说:“把我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看会不会找着。”C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D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她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_。在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_要算小说了。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_。A精美 题材 品位 B精巧 体裁 品味C精美 体裁 品位 D精巧 题材 品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沈是我青梅竹马的旧友,当时我们像亲兄弟一样在一块玩

4、。B大学毕业后,我和同学王凯又在一次聚会中萍水相逢,激动得抱在一起。 C小明在光天化日之下捡到了一件皮包,并把它交还给失主。D已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高兴,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取得更大的成绩。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红楼梦,使我们喜欢上了古典小说。B印刷质量的好坏、装帧的美观、校对的正确,都是读者喜欢这本书的原因。C问题不在于你是否能夺冠,而在于你有没有夺冠的勇气。D你们的父母省吃俭用,为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却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 们吗?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每天早晨,她把_,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 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

5、从楼下提到楼上 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再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2)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_。 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列坐在门前 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A 9下列每组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我们好容易才找着他。 我们好不容易才找着他。 那年秋天,他险些被洪水冲走。 那年秋天,他险些没被洪水冲走。 这家店卖的饭三两跟五两一样多。 这家店卖的饭五两跟三两一样多。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乖角儿:这里指善于看风使舵的人) B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6、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 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这里指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风骚:这里指放浪,不持重。) D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不尴尬:这里指鬼鬼祟祟,不正派。)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倾听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如:往,到C奚以之九万里而

7、南为 之:到去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窘,处境艰难1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虽然,犹有未树也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14下列句子中对仗最不够工整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半牛之间。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项链装在套 子里的人等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短篇小说。B雷雨和茶馆都是我国现当代优秀的话

8、剧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曹禺、老 舍。C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其中曲词和宾 白是剧中的人物语言。D元明清三代,小说的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二、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8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

9、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

10、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楼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6宝玉骂“通灵宝玉”:“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本段文字中哪句话相呼应?(2分)答:17宝玉初次见到黛玉,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黛玉初见宝玉时,也觉得“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答: 18前文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曾如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这儿回答宝玉却说“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改口回答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11、?(3分) 答: 三、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8分)化学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其资源有限,终将枯竭。同时,这些能源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氢能是新能源中比较理想的。实质上,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各种能源转换而来。它燃烧后只生成水,且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随着制氢和贮氢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考虑硫化氢制氢、低电耗电解水制氢、光化学制氢、生物化学制氢、等离子化学制氢、太阳能制氢。氢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掺氢汽车,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贮氢材料,利用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可使贮氢材

12、料释放氢气;还有一种全氢汽车,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飞机上试用氢燃料也已获成功。此外,氢燃料电池用于航天器、潜艇和其他运输工具也是很方便的。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已开始商业化。由于燃料电池可与大型电厂、水电站等共同组成储存与共同负荷相补的供电系统,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这将是今后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此外,在民用能源,如炊事、供暖、空调等方面,氢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9.据本文作者的看法,现今人们寻找新的能源的原因是什么?(2分)20.本文第四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有何作用?(3分)21.通读全文,试概括文中提到的氢能源的三个方面的用途。(3分)四、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4题(共8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