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3953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云南省红河州河口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其刹车距离为()A. 40 m B. 20 m C. 100 m D. 4m【答案】A【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刹车的距离,故选A。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时间内速率的变化相同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答案】B【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相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等,则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等,故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

2、时间均匀变化,则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故B正确;速率是标量,相同时间内速率变化不一定相同,如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加速的情况,相等时间内,速率变化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相同路程内,速度变化不一定相同,如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加速的情况,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3.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 今天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minB. 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C.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hD.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20年5月12日14时28分【答案】D【解析】A、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 min,90 min时

3、指时间长度,是指时间,故A错误;B、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3min是停车的时间,故B错误;C、1.4h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故C错误;D、2020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地震发生的时刻,故D正确。点睛:本题关键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而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速度是vA,经过B点的速度是vB,C为AB的中点,则经C点的速度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C点的速度大小。【详解】根据匀变速

4、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可知,解得:故D正确。5.以速度v020 m/s竖直上抛一小球,2 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问两球在离抛出点多高处相遇(g取10 m/s2)()A. 10 m处 B. 15 m处C. 20 m处 D. 不会相遇【答案】B【解析】【分析】先判断先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用的时间,所以与另一小球相遇是在它的下落阶段,分别代入匀加速和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即可【详解】先判断先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用的时间,所以另一小球抛出时,它恰好在最高点将要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ts后相遇,根据位移大小相等有,解得,故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B正确【点睛】

5、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特点是有一段往复;故应注意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在分析过程时可借助运动草图分析,找出需要的关系列式即可6.一列士兵正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则()A. B. C.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通讯兵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他对地的位移等于队尾士兵对地的位移,时间相等,根据v=x/t,因此通讯员的平均速度等于队尾士兵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故选A。7.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

6、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 若v,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 若v,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答案】D【解析】两车在速度相等前,距离越来越小,若不相撞,速度相等后,距离越来越大。故AB错误。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a1t=a2t,解得:,两车恰好不相撞时有:vta1t2d+a2t2,解得,即,两车一定不会相撞。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车恰好不相撞的临界情况,即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8.做匀减

7、速运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位移是14m,则最后1s的位移是()A. 3.5m B. 3m C. 2m D. 1m【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较好,把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求的问题就变成了第1秒内的位移。【详解】用逆向思维,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初速度为:v00m/s,则物体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所以x12m故选:C。9.如图所示,一列长为L的火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地驶过长为L的水平桥,车头过桥头A时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B时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8、()A. v2 B. 2v2v1C. D. 【答案】D【解析】【分析】车头从桥头到桥尾运动的位移是L,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车头从桥头到车尾通过桥尾,火车运动的位移是2L,再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火车车头从桥头到桥尾运动的过程中有:2aL火车车头从桥头到车尾通过桥尾的过程中有:2a2L由得:v。故选:D。10.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2.5m/sB. 12m/sC. 12.75m/sD. 11.75m/s【答案】B【解析】【详解】设整体过程的总位移为2x,则物体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

9、间为,物体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代入整理得到,故选B.11. 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认为落体一定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并研究得出落体的速度A. 与落体质量成正比 B. 与落体体积成正比C. 与下落高度成正比 D. 与运动时间成正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解答即可解: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结论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与下落的高度也无关故选:D【点评】要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

10、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10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120m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为16m/s,汽车自身长度忽略不计,则()A. 汽车的加速度为1.6m/s2B. 汽车过桥头时的速度为12m/sC. 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16sD. 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为40m【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车经过桥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推论求出经过桥头的速度,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车的加速度,结合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出发

11、点距离桥头的距离【详解】A、B、车通过桥的平均速度,又,v16m/s,故上桥头的速度v08m/s,车的加速度a=0.8m/s2,故AB错误;C、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t=s=20s,故C错误;D、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x40m,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1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时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A. 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0sB. 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C. 汽车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mD. 汽车启动过程中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答案】BC【解析】【分析】速度时间图象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图象的斜率等于加

12、速度、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大小表示位移,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详解】A、由图看出,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 t10.04.06.0s。故A错误;B、在04s内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a2.5m/s2,故B正确;C、汽车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 x20m。故C正确;D、10s后汽车启动,因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则知加速度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BC。1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物体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始终朝同一方向运动B. 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均匀的C. 物体速度在开始2s内减小为零D. 4s内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BC【解析】【

13、分析】在vt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前两秒运动方向为负,后两秒运动方向为正,故A错误;B、从图象中可知图象的斜率不变,因此物体加速度不变,所以其速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故B正确;C、从图象可知,物体前两秒做减速运动,第2秒时,速度减为零,然后反向加速运动,故C正确;D、由图可知,物体前2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15.如图所示,一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速度v垂直进入第一个矩形区域的左边

14、,刚要离开第二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设冰壶可看成质点,两个矩形区域宽度相同)()A. v1:v22:1 B. v1:v2:1C. t1:t21: D. t1:t2(1):1【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由v=at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之比为1:,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1,故选项A错误,B正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1):(-),故所求时间之比为(-):(-1):1,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名师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总结方法,并能

15、熟练掌握相关推论的推导过程,而不是对结论死记硬背因为冰壶做匀减速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出结论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 初速度为5 m/s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 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答案】AC【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2s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前2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位移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