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3601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唐山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扬州慢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重点难点】、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学习内容】一、 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初霁 戍角悲吟 戊戌变法 怆然 自度此曲 黍离之悲 荠麦 豆蔻2、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1)作者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

2、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并以文学艺术受到大家的赞赏。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2)背景介绍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

3、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3)解题: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4)“黍离之悲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

4、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二、合作探究(一)、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二)、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2、“空城” 之“空” 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并作简要的分析。3、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4、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

5、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6、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三、精讲点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

6、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

7、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临江仙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 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