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489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洋务 运动运动 维新维新 变法变法 辛亥辛亥 革命革命 新文化新文化 运动运动 1919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 20 20世纪初世纪初 技术技术制度制度思想思想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教 学 重 点 v1 了解 百日维新 的主要内容 v2 严复的主要思想 v3 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 警世洪钟 天演论 百日维新 最终失败 一 公车上书 1 背景 马关条约 后 民族危机的加深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1895 北京 康有为和梁启超 公车上书图 康有为像 梁启超像 拒和 变法 4 影响 揭开了 维新变法的 序幕 反对

2、议和 请求变法 3 内容 2 经过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主张在保存中国传 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部分地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文化 教育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维新派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 何区别 比较归纳比较归纳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著作 学堂 学会 报刊 名称类别 1 维新派主要活动 时务报 国闻报 强 学 会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天 演 论 二 警世洪钟 天演论 严复 严复 1854 1921年 福建侯 官人 他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后来留学英国 学习海军 马关条 约 签订后 严复大受刺激 决心通 过翻

3、译著述 用言论来警醒世人 他 用几个月时间 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 赫胥黎的 天演论 他在许多文章 中都反复宣传 物竞天择 的观点 物竞就是生存竞争 天择就是自然淘 汰 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 令人耳目一新 2 严复与 天演论 作用 推动了维新运 动的发展 严复像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物竞天择 的观点 主要观点 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 明 定国是 诏书 1 开始标志 三 短暂的 百日维新 又称戊戌变法 1898 6 9 内容类别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 官职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新式人 才 经济 军事

4、政治 文化教育 2 3 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进程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改良运动 4 性质 结束 1898年9月 慈禧太 后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 光绪帝 维新变法运动 失败 中南海瀛台 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以慈禧太后为 首 掌握实权 想争取袁世凯保护 光绪帝 袁世凯统帅新建陆 军投靠顽固派 政治力量军事力量 顽 固 派 维 新 派 力 量 对 比 无权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囚禁光绪帝 重新 训政 继而大肆搜 捕维新派 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等 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 口 史称 戊戌六君 子 行刑场 菜市口 戊戌

5、六君子 谭嗣同 杨锐 林旭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近代化历程及其主要战争 19世纪90 年代到二 十世纪初 19世纪60 90年代 19世纪40 60年代 主要中外战争近代化历程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百日维新 民族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 两次鸦片战争 惨败 惨败 惨败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 的道路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 的道路 小结 维新变法运动 时间 性质 背景 过程 失败原因 1898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改良运动 19世纪末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 序幕 公车上书 发展 严复著有 天演论 高潮 百日维新 失败 戊戌政变 1

6、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2 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B 各地学会的建立 C 强学会的成立 D 公车上书 2 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准备的活动是 A 创办报刊 B 组织学会 C 开办学堂 D 创办企业 3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4 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A 发展农 工 商业 B 开放言论 C 废除八股文 D 开办新式学堂 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D B A v5 某学堂因废八股 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 他们抗辩道 此乃当今皇 上旨意 何罪之有 这个 皇上 指的是

7、 v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v C 光绪帝 D 同治帝 v6 戊戌变法内容中 损害顽固派利益并引起官员震动的条 款是 v A 发展农业 商业 v B 训练新式海军 v C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v D 废除八股取士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v7 康有为 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v 推翻清朝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救亡图存 v A B v C D C D D 2011 梅州 19世纪末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康有为 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 能变 则全 不变则亡 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2011 清远 八年级 1 班的

8、同学要举行 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 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 是 A 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 梁启超等 C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11 南宁 甲午战争后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 极作用在于 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 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B C A 2011 滨州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书 中说 变法之本 在于人才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 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 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 2011 宜宾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 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其表现主要在于 A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 传播新思想 C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2011 台湾 1898年 紫禁城内发生政变 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掌政 到处 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 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 军政 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 下列何者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A 自強运动 B 百日维新 C 八国联军 D 辛亥革命 D B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