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443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简化本(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现状 一 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心理特点 二 小学生的情绪和自我发展特点 三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特点 四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五 分析和讨论 一 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心理特点 一 学习的特点 学习成为儿童主导性的活动 1 高度的系统性和计划性 2 有组织性和很强的控制性 3 明显的群体性 一年级 1 我要学本领 2 我能坐好 3 学会聆听 4 学会表达 二 感知和观察力的发展 1 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发展 二年级 1 我喜欢的课程 2 专心就能找到 3 发现差异 4 学习需要好习惯 学写字 2 知觉的分析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1 初入学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

2、的 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 小学中高年级 学生则能比较精确而细致 二年级 1 我喜欢的课程 2 专心就能找到 3 发现差异 4 学习需要好习惯 小学生绘画 小学生绘画 2 初入学儿童常常不能看出事物 的主要方面或特征以及事物各个部分 之间的联系 可以通过教学 促进小学生知觉和观 察力的发展 三 注意的发展 1 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 而无意注 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小学低 年级儿童 一年级 1 我要学本领 2 我能坐好 3 学会聆听 4 学会表达 小学课堂 集中 注 意 听 课 2 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 逐步发展 而具体 直观的事物 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 仍然起着 重大作用 小学教材图文并茂

3、3 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而兴 奋起来 而且注意的外部表现很 明显 4 注意的集中性 稳定性 注 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都有了明显 提高 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三年级 1 学习有苦也有乐 2 上课听讲有诀窍 3 合作学习好处多 4 课外也能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 应该充分利用 儿童的兴趣 教材的直观性 儿童的情绪态度调动儿童 的无意注意 而且要防止分 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四 记忆的发展 从总体上 可以从儿童记忆的目的性 能够记 忆的材料 记忆的方法或策略 对记忆活动的 自我意识等方面 比较全面地描述小学儿童记 忆的发展特点 1 从记忆的目的性说 有意识记 和有意再现逐渐占有主导

4、地位 2 从记忆的性质来说 意义的 理 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机械 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都随年龄而 提高 但后者的效果更佳 3 从记忆的内容上看 词的 抽象 的记忆也在迅速发展 但具体形象 记忆仍然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4 记忆策略的发展 幼儿基本上不会自发地使用记忆策 略 8岁左右处于过渡期 10岁以上 的儿童基本上能自发地运用一定的 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基本的记忆策略 复述 不断重复识记材料直到记住 组织 找出识记材料间的意义联系 并根据 这种联系进行记忆 精细加工 通过联想等方式为没有意义联系 的材料人为地 加上 一些联系 从而使之成 为有意义联系的材料 以便于识记 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

5、运用策略的能力 复述是儿童使用较早的一种记忆策略 到了学 龄初期 儿童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策略 在5 10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发地使用复述 法进行记忆的儿童越来越多 超过一半的7岁 儿童 85 的10岁儿童都会采用这种策略 而 且采用这种策略进行记忆的效果也更好 到了 小学高年级 11岁时 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 使用这种策略 儿童较晚才会运用组织策略 甚至到了小学三年级左右 9 10岁 儿童还不能自 发地运用这种策略 但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 使用这种策略 例如 让儿例如 让儿 童识记下列童识记下列 材料 桌子材料 桌子 椅子 筷 椅子 筷 子 盘子 子 盘子 鲜花 青草鲜花 青草 树

6、木 如 树木 如 果运用组织果运用组织 法 就可以法 就可以 根据它们之根据它们之 间的意义联间的意义联 系 分成三系 分成三 类 家具 类 家具 餐具 自然餐具 自然 事物 事物 小学儿童已能采用复述 组织 精细 加工等策略 以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 便于信息的提取 而且 他们还具 备了对记忆活动的基本知识 六年级 1 增强记忆有策略 2 学习方法我最多 3 应对考试有信心 4 胜不骄败不馁 儿童较晚 小学高年级 才会有意识地运用精细加 工策略 直到在青少年期 之前儿童也很少采用这种 策略 云彩 书 松树 红砖 草地 这些事物之间本 没有明显的意义 联系 但如果采 用精细加工法 就可以把这些事

7、物联系起来 把 它们想象成一副 图画 天空中飘 着云彩 天空下 有一块草地 草 地上长着一棵松 树 旁边有一栋 用红砖盖成的房 子 一个人正在 草地上读书 5 元记忆的发展 元记忆 又称为后设记忆 metamemory 是人们 对自己的记忆活动的认识 体验和调控 简单地 说 就是人们在记忆方面的自我意识 通常认为 元记忆包括关于自己记忆的知识 包括对自身 的记忆特点的认识 自己记忆材料的知识 关于 记忆策略的知识等 关于自己记忆的体验 对 自己记忆的调节和控制三个方面 小学儿童的元记忆在教学的推动下得到了迅速发 展 但是发展水平并不很高 元记忆知识 三 四岁的幼儿已经具有某些元记忆知识 例如

8、他们知道哪些材料更容易记 但是 他们通常 高估自己的记忆能力 小学儿童元记忆知识迅速 增加 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认识到再认要比回忆 容易 到8岁时 儿童已能认识到 从识记到回忆 或再认的时间间隔越长 再认或回忆越困难 元记忆策略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发展较慢 7岁 以下的儿童甚至还不知道复述 组织 等策略对他们很有用 而且 他们不 能说出为什么有关系的材料比没有关 系的材料更好记 元记忆监控 小学儿童对自己记忆活动的监控能力 也逐渐发展 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 有效地监督 调节 控制自己的记忆 五 想象的发展 想象的有意性 创造性 现实性显著 增强 小学生绘画 六 思维的发展 思维发展的重大过渡或转

9、折时期 从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 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 形象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 三年数学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1 小学儿童思维的总体特点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但 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转折的关键期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前后 四年级 1 计划引领学习 2 问号伴随学习 3 心动不如行动 4 告别拖拖拉拉 2 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性 具体形象性 儿童的思维仍然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 也就是说 儿童善于解决那些与自己熟悉 的事物或形象有关的问题 抽象的符号必 须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相结合 问 如果A B B C 那么 A与C是 什么关系 许多

10、儿童可能会有困难 因为这类 问题脱离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是对形式化的符号的操作或运算 不平衡性 表现在不同的思维对象 学科和 教材上 如 偏科 现象 五年级 1 创新学习快乐多 2 自主学习巧安排 3 严谨细心并不难 4 给厌学者提建议 二 小学生情绪和自我的发展特点 一 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自我的发展进入 客观化时期 社会自我形成 儿童获得各种社会角色 更现实 更平衡 更全面 能更清醒 地意识到自我的各个方面 一个8岁的儿童的自我描述 在学校里 我感到 我在语文方面很棒 在最 后一学期 我得了100分 我感到很自豪 但是 我在数学方面却显得很笨 特别是看到其他同 学都做得很好的时候

11、 我仍然喜欢我自己这个人 因为数学对我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自己是怎样 的 我是否受欢迎 对我更重要 一年级 1 可爱的我 2 告别依赖 3 得表扬了 4 被爱的感觉 五年级 1 创新学 习快乐多 1 闪光的不 仅仅是金 子 2 自主学 习巧安排 2 我的兴趣 爱好 3 严谨细 心并不难 3 我的情绪 标签 4 给厌学 者提建议 4 悦纳自我 二 自我概念的发展 1 自我描述和评价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发展 到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 2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 从顺从他人评价到 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3 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增强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 到对全面的或各个方面的优缺点的评价 4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

12、强 三 情绪体验的发展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感情 能根据具体的情 境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 小学儿童的自尊明显增强 表现出羞愧 自豪等 情感 2 小学儿童的移情能力 亲社会行为倾向 控制消 极情绪 愤怒 恐惧 沮丧等 的能力增强 三 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发 展特点 儿童社交的主要内容包括亲子交往 师 生交往和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逐渐占据 重要地位 一 亲子交往 1 小学生与父母交往的时间减少 2 亲子交往的内容发生变化 父母关注的 儿童问题更多 更复杂 3 儿童从依赖父母权威逐渐发展到逐渐能 自主地评价 判断和决策 二 同伴交往 1 同伴交往更为频繁而密切 开始建立 友谊关系 同伴 一

13、年级1 你我他像一家1 我上学我骄傲 2 牵着手一起走2 校园是我家 我会爱护 她 3 我不是故意的3 我们都能守纪律 4 我是小客人4 做父母的小帮手 二年级1 学会说 不 2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3 我不认识你 4 让我来帮你 三年级1 做个受欢迎的人 2 学会与人合作 3 我的同桌小伙伴 4 家里来客了 Selman提出的友谊发展阶段 1 短暂游戏伙伴 3 7岁 儿童是自我中心的 他们只是短暂的游戏伙 伴 还不能考虑到他人观点 他们看重是否 邻近或身体特征 她与我是朋友 是因为 她与我同住在一条街 上 她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2 单向帮助阶段 4 9岁 好朋友会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她是我

14、的好朋友 因为在我借她的橡皮 时她总是借给我 她不是我的好朋友 因为我想和她在一起时她不愿意 3 双向帮助阶段 6 12岁 能互相帮助 但仍然倾向于考虑是否对 自己有好处而不是双方共同的利益 我们是好朋友 我们相互帮助 朋友 是没有人和你一起玩的时候 能与你 一起玩的人 4 亲密共享阶段 9 15岁 朋友可以互相分享 相互之间保持信 任和忠诚 认为共同的兴趣是友谊的 基础 友谊的形成需要时间 朋友是 排他的 交一个亲密的朋友需要很长时间 因 此 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交其他朋友 时 你会感到很糟糕 5 自主独立阶段 12岁开始 儿童能相互尊重朋友的需要 相互 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真正的友谊是

15、真诚的奉献 必须相 互支持和信任 并要让他有自己的 自由 2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 交往形 式更复杂 3 同伴交往的技能增强 善于协调 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4 同伴关系相对稳定而持久 开始 形成同伴团体 5 在同伴中出现社交地位的明显分化 受欢迎儿童 较多的同伴喜欢他们 较少的同伴不喜欢 他们 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交技能和角色 采择能力 对人比较友好 善于合作 被拒绝儿童 多数同伴不喜欢他们 这类儿童可以分为三类 攻击型儿童 他们经常攻击别人 角色采择能力较 差 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 对人有敌意 退缩型儿童 他们通常身体弱小 行为退缩 自我 评价较低 攻击 退缩型儿童 这类儿童既喜欢攻击别人 又比较退

16、缩 他们最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但是 也有少数经常攻击别人的儿童却得到其它儿童 的羡慕 在小学儿童中 攻击性不仅能导致同伴 的拒绝 也可能获得同伴较高的评价 被忽视儿童 他们既不被人喜欢 也不让人讨厌或不喜欢 经常被同伴忽略 不为人所重视 通常 没有突出的特点 他们很少与人交往 有争议的儿童 很多同伴喜欢他们 也有很多同伴不喜欢他 们 五年级1 朋友真给力 2 应对校园欺凌 3 心中的小秘密 4 我的烦恼向谁说 三 师生交往 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 1 重视教师的评价 教师 尤其是 小学生喜欢的教师 是他们心目中 的权威人物 2 教师的期望 态度会影响小学生 的学习 个性 社会性的发展 皮革马利翁效应 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即教师期望 效应 它是指 教师对学生的期 望可以传达给学生 转化为学生 的自我期望 进而影响他们的心 理和行为 四 社会认知的发展 这一时期 儿童对别人的认知进一步深化 这突出 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他们越来越多地从心 理上去描述和评价别人 一是他们越来越能认识到 别人的观点 意图 换句话说 他们的观点采择能 力越来越高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理解别人 的观点 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