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234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考前周周模拟卷80513023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考前化学周周模拟卷(8)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双氧水、84消毒液、酒精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主要成分的强氧化性C.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同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2克,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B. 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02NAC. 标况下,224L Cl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 4.6

2、g Na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A3、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4、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X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周期表前四周期的所有主族元素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WB.W、Z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C.W、X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中加酸, 的浓度增大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

3、液化分离出氨气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D.合成氨控制在500左右的温度6、下列实验评价不合理的是( )A. 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比较准确B. 棉花的作用主要是便于收集较纯的氨气C. 漏斗末端颈尖未靠烧杯壁D.电流在较短时间内会衰减7、下表是25oC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AgClAg2CrO4CH3COOHHClOH2CO3Ksp或KaKsp=1.810-10Ksp=2.010-12Ka=1.810-5Ka=3.010-8=4.110-7=5.610-11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4、+)c(ClO-)c(CH3COO-)c(OH-)c(H+)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Cl-+ClO-C.向0.1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9:5,此时溶液pH=5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的AgNO3溶液, 先形成沉淀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硫的化合物系列实验。1验证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甲同学设计下图装置。(1)试剂X的作用是_。(2)当观察到_,即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2研究铁与硫酸的反应

5、。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a乙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1、2:实验试剂现象1螺旋状铁丝、稀硫酸铁丝表面有大量气体产生。2螺旋状铁丝、浓硫酸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产生,反应很快停止。(1)上述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2)实验1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实险2中的现象常被称为_。b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3: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实验结束后,检验到A的溶液中既有Fe3+又有Fe2+。(4)A中产生的气体是_;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测装置A的溶液中含有Fe3+_ (简要

6、说明操作、试剂、现象和结论)。(5)分析实验1、2、3,可知影响铁和硫酸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_。9、铅是人类较早发现和使用的一种重金属,工业上用铅精矿(主要成分含PbS)为原料,分火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冶炼。1火法冶炼粗铅的流程如下:(1)焙烧炉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鼓风炉中焦炭的作用是_,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 20406080100溶解度/g1.001.421.942.883.20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含Cl的溶液中存在平衡:PbCl2(aq)+2Cl(aq) (aq)。(1)浸取过

7、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其合理的解释为_。(3)将溶液3和滤液2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的两个极室中,可制取金属铅并使浸取液中的FeCl3再生。则阴极室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该电解装置的外接电源为铅蓄电池,每生成20.7g铅,铅蓄电池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4)目前炼铅工艺以火法为主,但湿法炼铅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其优点是_。10、SO2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的含量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还原法或吸收法处理SO2。催化还原SO2不仅可以消除SO2污染,而且可得到有价值的单质S。

8、1.已知CH4和S的燃烧热分别为a kJ/mol 和b kJ/mol。在复合组分催化剂作用下,CH4可使SO2转化为S,同时生成CO2和液态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H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甲所示,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X为_(写化学式),0t1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_,0t1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焦炭催化还原SO2生成S2的化学方程式为:2C(s)+2SO2(g)S2(g)+2CO2(g),恒容容器中,1mol/L SO2与足量的焦炭反应,SO2的转化率随温

9、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该反应的H_ 0(填“”或“”);700的平衡常数为_;4.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5时用1mol/L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已知:H2SO3的电离常数)。1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所示)可用于B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3、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

10、个。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SCN等。一定条件下,SCN与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的结构式 。4.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6.7。下图 Zn(NH3)62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值。解释配合物中HNH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晶体,八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CO)4,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6.已知

11、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图所示):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键的个数为_,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_ 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12、某有机物F()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以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B为基本原料制备F的路线图如下:1.乙烯生成A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X是_(填化学式),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2.EF的反应类型为_,B的结构简式为_,若E的名称为咖啡酸,则F的名称是_。3.写出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能发生水解反应、银

12、镜反应且1mol该物质最多可还原出4 mol Ag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没有甲基,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5.以乙烯为基本原料,设计合成路线合成2-丁烯酸,写出合成路线:_(其他试剂任选)。答案1.A解析:A项,该过程中铁置换出铜,发生了置换反应,正确;B项,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C项,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酯类混合物,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混合物,错误;D项,水分解产生氢气,需要吸收热量,不可能放出热量,错误。2.D3.D4.C5.D6.A解析:A项,用注射器测量的体积为加入硫酸的体积和生成氢气的体积之和,误差较大,评价不合理;B项,加热

13、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的实验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主要是减小空气与氨气的对流,便于收集到较纯的氨气,评价合理;C项,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壁有利于滤液顺利流下,避免液体飞溅,评价合理;D项,由于作负极的锌与铜离子直接接触,放电时部分铜离子在锌电极表面得电子析出铜,锌失去的部分电子未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导致电池效率不高,同时析出的铜阻碍锌继续失去电子导致电流在短时间内衰减,评价合理。7.B8.1.(1)检验是否除尽(2)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增大铁丝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2)(3)钝化(4);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证明有Fe3+存在(5)反应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用量解析: 9.1. (1)2PbS+3O22PbO+2SO2 (2). 做还原剂; 2.(1)PbS+2Fe3+4Cl- = S+2Fe2+(2). 稀释有利于PbCl2(aq)+2Cl-(aq) (aq)的平衡左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