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565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0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限时集训(十)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A以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B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机构及其内部协定,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故D项正确。2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政策调整()A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B均是为了保持美国

2、的经济优势C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C经济危机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无关,故A项错误;美元与黄金的脱钩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而不是保持美国经济优势,故B项错误;美元与黄金无论是脱钩还是挂钩,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C项正确;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与通货管理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32019年6月,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这是因为美国政府这一行为()A阻碍了西欧国家加快联合进程B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C违背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规则D错失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B材料“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

3、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强调美国政府的行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与西欧联系能否加强无关,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被世贸组织所代替,与材料“2019年6月”不符,排除C项;美国制造的贸易摩擦阻碍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排除D项。4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次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签订,西欧各国实现煤钢“联营”,并逐步消除贸易壁垒。这表明()A西欧形成了统一的自由市场B西欧各国的竞争消

4、除C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D美苏争霸受到冲击C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法德和解的意义,而不是形成了统一的市场,故A项错误;西欧各国虽然实现了联合,但是竞争并没有消除,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的提议,为1951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与美苏争霸无关,故D项错误。5下面是美国与墨西哥19891998年贸易发展情况图,由此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A使墨西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B有利于北美区域经济的发展C使美墨形成了经济优势互补D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B墨西哥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中显示美墨两国双边贸易持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经济优势互补,故

5、C项错误;材料中墨西哥进出口均得到增加,说明墨西哥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6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协定的签订表明()A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加强与非加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放宽其市场准入限制,这些举措客观上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

6、经济依存度的加强,故A项正确;局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不能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故B项错误,排除;欧共体与非加太地区之间是经济合作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C项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7(2019湖南邵阳大联考)下面是一幅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扩大经济合作范围融入全球化B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C打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化建设D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势互补D根据漫画中“APEC”“trade”等信息可知,亚太经合组织反对贸易保护,要打破贸易壁垒,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扩大经济合作范围”,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故排除B项;“打

7、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化建设”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C项错误。8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反映了()A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B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经济区域化D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走向多极化,这是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大量出现的政治原因,故选C项。材料中说的是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排除A、D两项;全球性市场目前仍在形成中,排除B项。920世纪8

8、0年代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19811988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不足B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C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D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阻碍D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别国学习经济策略和经验,故A项错误;跨国公司扩张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故C项错误;在当时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主导世界经济,而发展

9、中国家在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展困难,故D项正确。10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已经有十几个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集团等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这一状况()A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推动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D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地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全球化并无冲突,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B项正确;经济合作组织并未能够使两极格局瓦解,材料内容夸大了其作用,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并不能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11劳斯莱斯

10、公司CEO约翰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B创新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A项错误;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分布在英国出现向德国、印度、新加坡等转移,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故B项正确;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材料更强调的是地区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信息未体现技术的作用,故D项错误。12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

11、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B题中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得到合理的分配,因此,造成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欧和美

12、国建立了特殊的经济关系。1946年整个西欧的工业产量比1937年下降了30%,其中德国下降了69%,法国下降了28%,英国下降了4%,而美国却提高了47%。同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由30.5%下降到22.2%,而美国却由41.4%上升到56.4%。二战前西欧9国的出口值是美国的1.5倍,而战后仅及美国的1/2。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在金融方面,美元实际上成为西欧各国唯一的国际支付手段,美国成了向西欧提供国际流通货币的中央银行总

13、库。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1960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7%、4.4%和5.3%,而美国仅为4.3%,同时期以上西欧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增长78.7%、75.6%和100%,而美国仅增长61%,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1948年分别上升了1.9%和6.5%,而美国却下降了16.8%。但在当时,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力量与美苏相抗衡,只有联合才能进一步发展。正如联邦德国前总统阿登纳指出的那样:“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

14、国的附庸。”当时美国认为推动西欧一体化有利于实施其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因此也支持西欧的联合。基于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指出:“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和西欧的关系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影响二者关系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15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发展。第(1)问的第一小问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

15、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得出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体现为西欧对美国的依附关系,美国通过经济上的援助控制了西欧;根据材料二中基辛格的言论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西欧的联合,西欧从反对美国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发展到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的新阶段。第二小问主要历史因素,主要从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和各自战略的调整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和冷战等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方面回答。答案(1)基本特征: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体现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西欧对美国的依附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西欧从反对美国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发展到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的新阶段。主要历史因素:欧美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美国与西欧国家利益与战略的调整。(2)影响: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