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563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训练专题能力训练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能力训练第专题能力训练第 28 页页 1 2019 课标全国 45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朝推行的 二十等爵 制 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 继续 沿用 二十等爵 制 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 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 深览经远之统 思复先哲之轨 分土画疆 建爵五等 或以进德 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 周礼 设公 侯 伯 子 男五个等级 把爵位封授给支持 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 封邑 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 面向文武官员的 五等爵 制确

2、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 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 较彻底的区分 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 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 奏 摘编自杨光辉 汉唐封爵制度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秦 二十等爵 制和曹魏末年 五等爵 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秦 二十等爵 和曹魏末年 五等爵 的授予对象 并简析两种爵 位制的各自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二十等爵 制反映了法家思想 五等爵 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 对象 二十等爵 主要授予军人 五等爵 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 二十等爵 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激发了军队斗志 促成秦统一 五等爵 制壮大了

3、司马氏力 量 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爵位制度的变迁 第 1 问 根据材料 秦朝推行的 二十等爵 制 始创于商 鞅变法时 可知其反映的思想流派是法家思想 根据材料 此次改革仿照 周礼 可知曹魏末年的 五等爵 制反映的思想流派是儒家思想 第 2 问 根据材料 奖励军功 可知 二十等爵 制主要授予 对象是军人 根据材料 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可知 五等爵 制主要授予对象是官员 然 后再从打破世卿世禄制 激发军队斗志和促进秦统一的角度来分析 二十等爵 制的作用 根据材料 把 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等 可知应从壮大司马氏力量及为晋 朝建立奠

4、定基础等角度来分析 五等爵 制的作用 2 2019 课标全国 45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 推行 四民平等 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 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 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 以上 政府负担沉重 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最终以 30 年期公 债的形式 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 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 急剧没落 生 活艰难 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 年 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 发动了大规模武 装叛乱 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 史称 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 8 个月 以政府的胜利而结 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

5、 日 坂本太郎 日本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明治政府在 西南战争 中取胜的意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作用 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 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 前期 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 俸禄微薄 接触西方思想 反对幕府 后期 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中下级武士的利益 政治 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 难以适应向近 代社会的转变 生存艰难 2 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 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的变化 第 1 问求答项为武士阶级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 的作用和原因 材料

6、未涉及武士阶级在明治维新前期的情况 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后期情况则需 要提取材料信息 中下级武士的地位逐渐下降 最终灭亡 第 2 问涉及 西南战争 根据材料进行理解 即 明治政府镇压武士阶级的战争 其意义应从明治政府和武士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 势力分析 3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 各族文化相互交融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 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 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 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从方式上看 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又有统治者采取主动政策 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 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 但少数民族在与汉

7、族 融合的同时 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 如胡乐 胡舞 胡饼 尊重妇女的意识 胡汉之别观念 的淡化等 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概括指出 胡乐 胡舞 等所反映 的现象 2 根据材料 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内容 迁都洛阳 变制度 改官制 说汉话 改汉姓 穿汉服 通婚姻 改籍贯 现象 汉族向少 数民族学习 2 特点 汉化为主 相互学习 方式多样 3 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 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

8、定基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 第 1 问 注意限定词 汉化改革 故不能回答所有改革内容 胡乐 胡舞 的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 第 2 问 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即可 第 3 问 注意回答 的角度是 社会发展 积极作用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 2019 课标全国 4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后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 康有为认为 民智未开 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 年 康有为在 应诏统筹全局折 中提出 设制度局 负责 审定全规 重立典法 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 甚至 酌定宪法 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 交由法律局 税计局 学校局 农商 局等

9、12 个专局来负责执行 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 对皇帝负责 议事程序是 派王大臣为总裁 体制 平等 俾易商榷 每日值内 同共讨论 最终由皇帝裁决 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 持 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减少变法的阻力 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自身认识的转变 2 变法的核心机构 注重维护皇帝权威 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康有为主张的变化 第 1 问 根据材料 康有为认为 民智未开

10、 开议院为时过早 并 结合所学知识 可得出减少变法阻力 自身认识的转变等结论 根据材料 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 皇帝的重视和支持 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的结论 第 2 问 首先根据材料明确制度局的职权地 位 官员产生方式 议事程序等内容 进而对应得出制度局是变法的核心机构 注重维护皇帝的权 威 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等特点的结论 5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的改土归流 引者注 废除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的制度 由中央派流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 行管理 始于康熙朝 盛于雍正朝 收于乾隆朝 自雍正四年 1726 年 清廷即在云南 贵州 广西 四川 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 废除土司 按照

11、内地的府 州 县行政制度 委派非世袭的流官进 行统治 军事上解除了土司的土兵 清廷另派军队到土司原来的管辖区驻扎 经济上由中央政府统 一丈量土地 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清朝改土归流的目的及其举措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改土归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举措 政治上 废除土司 委派流官 仿照内地建立行政制度 军事上 解除土司的兵权 中央直接派兵驻扎 经济上 重新丈量土地 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 2 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2、材料 俄历 1861 年 3 月 5 日 一个伟大的日子 解放宣言 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 阅读这份珍贵 的法案时 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 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 人们聚集在它周围 一个人大声念 其他人静静听 一个 伙计一边念着声明 发现有个地方说 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愤怒地大叫 让这 个文件见鬼去吧 两年 我绝不干 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摘编自 美 丹尼斯 谢尔曼 乔伊斯 索尔兹伯里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 根据材料 对 解放宣言 有哪两种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 2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 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对于这种赞誉

13、你是否赞同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态度一 喜悦 欢迎 原因 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态度二 愤怒 反对 原因 农奴 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2 赞同 理由 解放宣言 通过解放农奴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市场和资金 是俄国从 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不赞同 理由 解放宣言 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 是对农奴的一场 合法 掠夺 具有极大的落 后性 解析解析 第 1 问 根据第一段材料 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 可总结出喜悦的态度 原因从文件的积极作 用方面回答 根据第二段材料 愤怒地大叫 可总结出愤怒的态度 原因依据材料 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 人还要承担两年

14、的义务 进行概括 第 2 问 首先要说明态度 赞同或者不赞同 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 知识说明理由即可 赞同可从 解放宣言 解放农奴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回答 不赞同可从 解放 宣言 的局限性进行回答 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治维新初期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 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 而且伤害 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 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 并引发社会震动 后来在著名大学教授 小说家夏 目漱石的倡导下 转而采取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 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的 少弃多采主义 的原则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日

15、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体现 少弃多采主义 原则的 2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指出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少弃 在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 实行君主立宪 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多采 在 经济上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实行 殖产兴业 在社会生活方面 实行 文明开化 2 积极作用 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 程 实现了国家富强 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 实现了民族独立 解析解析 第 1 问根据材料一 转而采取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 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的 少弃 多采主义 的原则 可知 少弃多采主义 是指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 尽

16、量吸收西方文化 少弃 方面可回答日本明治维新中保留传统文化的措施 如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 文化上延续忠君思想 多采 方面可回答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如经济上 殖产兴业 社会生活上 文明开化 第 2 问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即可 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 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1978 年 9 月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 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 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 年 中共十二 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 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 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 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 其原则 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 的经济效益高低 个人贡献大小挂钩 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 要逐步适当拉开职 工收入的档次 改变平均主义状况 今后中央只管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 以及全国性的 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 文化 卫生事业单位 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 自治区 直辖市管理 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 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